有一条路,是二战中中国军民用鲜血铺成的。它并非是长征路,可能听说过的人都很少,但却曾被誉为抗日生命线。它,就是史迪威公路。十二岁的暑假,我有幸踏上这条征途。
一开始,我们身背着小包,走起来挺轻快。可第一天三十多公里下来,脚就像灌了铅一样,又疼又麻;腿肚子也酸的不得了;肩火辣辣的。我拖着软绵绵的身子,想象着晚上的大餐。一上饭桌,才发现只有孤零零的几个馒头和一碗粥!在肚子的逼迫下,我吃完了所有的东西。躺下登时就睡着了。
第二天出发时,太阳还没有出来。远处的山、水和林木,都把颜色揉碎在浓雾里,在晨辉的映衬中,闪烁飘渺。我陶醉在仙境,耳边的脚步声仿佛是天地间最美的乐章。大约十点多钟,雾散了。随之而来的是断断续续的雨。我这才发现自己的鞋子上有透气孔,虽然有雨衣,但遮挡不住雨点儿钻到鞋里。披着成人的大雨衣,脚被水泡着,这样的感觉我从未有过。
晚上,围坐在火堆旁,我们边烤着湿鞋、湿袜子,边谈论起史迪威公路的修建。当年二十万同胞,仅靠肩挑手拿,在日本敌机的轰炸下,生生“抠”出了一条路。那些筑路人,他们会饿吗?他们会困吗?跳动的火光边,我昏昏沉沉的睡着了。梦中仿佛看到浩浩荡荡的人群,搬着成吨的木料、石头,一个个汗流浃背,但眼中却充满坚毅的目光。
后面两天,我们参观了腾冲战役的旧址,听老兵讲当时的战局。前往国殇陵园缅怀先烈。那些烈士,没能看到他们修成的路,没有等到新中国的富强,更不会知道,七十多年后,新一代的少年会重温记忆,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不在了,但他们曾经的憧憬与希望,正激励着后人。
四天百公里,这只是史迪威公路的一小部分。但是它开启了我人生的一段全新的征途。
本文是一篇关于“征途”的记叙文。事件过程描述得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