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公鸡是可怜的,但可怜之“鸡”,也必有可悲之处!俗话说:“三更灯火五更鸡。”说明公鸡啼叫是在“五更天”,也就是拂晓时分,唐代诗人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就是明证。“半夜啼叫”,且叫声“凄厉”,邻居夜不成眠,不恼才怪!有人说,这邻居的心也忒狠了。我看不,这应怪这公鸡不守叫的规矩,从而自受其害。
什么叫规矩?打小长辈就告诉我们很多规矩。如“红灯停,绿灯行”“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看来,规矩是一种秩序;还有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等,原来,规矩是一种教养;后来,老师又说一些规矩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其实,规矩是一种底线,一种人品。无数的生活经验证明,如果能够遵守生活中的规矩,往往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自由。所以,规矩就像红绿灯,表面是约束通行,实际是保障通行。
当然,再好的规矩也要人来遵守。我不禁想起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讲的百丈禅师的故事:老禅师要求自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每日劳作,直到八十岁。有弟子觉得他年事已高,悄悄把他的事都代做了。可百丈禅师坚决不答应:“不让我做,我就不吃。”故事虽然有点极端,却很能说明问题。在百丈禅师看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规矩,既然立下了,就必须无条件遵守。看来,规矩,关键在于守住。
其实,守规矩就是守人心。人心就像一个飘絮,总会随风流转,看似自由、无拘无束,而规矩就好比用外在的力量给这个飘絮换了一个金刚石做的芯。只要坚持守下去,风吹不走、雨打不动,最终自己能把握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做人做事,莫不如此。成为盘中餐的公鸡,其可悲之处,恐怕就在此吧!如果它按时辰啼叫,即便有心如豺狼的邻居,又能耐鸡何?
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文体十分清晰。“守规矩,得自由”,文章的标题就是从材料中、从鸡的角度悟出的道理,同时,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主体部分较好地论述了“守规矩,得自由”这个观点。首先从什么叫规矩起论,紧接着论述如何守规矩,守规矩的实质是什么等等,最后,归结于,鸡的悲哀就是由于不守规矩所致。让人明白,守规矩的重要性。悟理准确,说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