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的陈蕃,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最后成就了他“扫天下”的伟业,而他是否洒扫一屋无从可知。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告诉我们的不仅是应当“扫一屋”还是无须“扫一屋”,我们不妨将“扫一屋”与“扫天下”简单地看作是处理家事与处理国家大事。陈蕃主张扫除天下,成大事,不屑扫一屋,这是以国家为重。薛勤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则注重以家事为本,拘小节为重。
陈蕃并没有说错,大丈夫者,当心存天下,以强大国家、振兴民族为己任。一个没有志在“扫天下”的有志青年的国家,注定无法立足于时间的长流中。曹操雄心胜于虎,尽收天下沃土;岳飞精忠报国,一身肝胆抗金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马铮铮,笑踏西征路;伟大的志向建立伟大的事业。当人民倍感危机时,出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人民饱受饥寒时,唤醒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人民历尽贫穷时,迎来了继往开来的邓小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心存“扫天下、成大事”。
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薛勤告诉我们“扫天下”是不可能凭空实现的。可以说,如果“扫天下”是建一幢高楼,“扫一屋”便是打下坚实的地基。没有了“扫一屋”,“扫天下”只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总而言之,“扫一屋”是本。任何事情都应当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我们心怀国家,心存天下,也必须建立在妥善地处理好个人问题的基础上。一个连自己的小事都无法处理好的人,又怎么指望他可以建设国家呢?因此,我们一切远大的理想都需要从小处着手。古往今来无数的名人贤士凭借着严于律己、谨小慎微的良好习惯,成就了各自的辉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是因为学子们知道读书是修身养性、报效祖国的根本。因为,作为承载着国家希望的青少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否则报国便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当脚踏实地,切忌眼高手低。以“扫天下、成大事”为己任,从“扫一屋、拘小节”着手。
文章围绕“成大事与拘小节”的话题展开论述,首先列举古今名人的事迹论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心存“扫天下、成大事”,然后又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论点论述了“扫一屋、拘小节”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总结全文。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方法正确合理,论证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