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实质上是在"比".如同在人山人海中,你鹤立鸡群,把众人比下去,这便是胜利.
——题记
国人爱比,从唐朝科举制度的确立起,社会上各阶层人士开始了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光辉.他们用尽了一生的光阴和精力,花在了《四书五经》和写八股文上.从十几岁的童生到古来稀的秀才,有多少人考尽一生到头来一无所有.状元毕竟是凤毛麟角,比的人却比肩接踵,这便酿成悲剧.如范进中举那样,考了大半辈子得了个举人便喜疯了.
中举的人疯了,而落榜的人呢张继,作为名落孙山的人,名字却流传下来了.原因在于他的失眠之夜和《枫桥夜泊》.
历朝历代的状元早已被世人遗忘了,而落榜人张继却被世人记住了,他的诗成了名篇而流传千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势弱势,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四书五经》,擅长写八股文.擅长科举的人毕竟是少数.
比自己的弱势必定是失败的结局.扬长避短,如同张继,擅长写诗,不如放弃科举考试,潜心写诗,也许会成为诗人.
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各不相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你的强势很可能是他的弱势,他的强势也许是我的弱势.弱势和强势比,显然是强势胜利,所以并没有可比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用尽了一生也无法比出第一来.
其实,要比的是自己.
世界上最大型的"考试"应属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个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舞台上,一位奥运常胜冠军发表了他对"比"的见解.当记者问他连续两届取得金牌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在我眼中,我的对手不是其他的运动员.我最大的敌人是我自己,我比的是我自己."
这位运动冠军的话,道出了"比"的真正意义——比赢了自己才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