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童年时期的司马光已经展现出其勇敢、冷静、足智多谋的品性。成年后的司马光先后任策义大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等要职,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去官职隐居洛阳十五年,也就是这十五年他编撰了著名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主要讲得是从战国时期到后周这一段的历史,它还讲述了许多战争及宫变如:玄武门之变,仁寿宫变等。开国领袖毛主席对它的评价是:“读了十七遍,每读都受益匪浅。”“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古往今来人性和发生的悲剧是一个大的历史循环,我们只有铭记历史,时刻反省才能突显这本书的价值。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军功赦赦,有通世之才,后大唐建立,他被封秦王,但与哥哥和弟弟的嫌隙越来越大,于是哥哥和弟弟商议在玄武门杀掉李世民,以除后患,李世民接到报告,顿时紧锁眉头,双眼紧闭,一言不发。他愤怒忧伤,内心无比纠结,就在此时李世民做出了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决定。他对将军耳语几句,便开始行动,次日黎明时分,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立他为太子,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他的前半生骨肉相残,后半生,却爱国爱民,曾经还一口吞蝗虫,以希望它不要在民间祸害人民。他是个好皇帝,可他也杀兄逼父,被高宗觉得冷酷无情。但我喜欢他,因为他的勇敢他的爱民爱国,他的果断,他相信忠臣,为人民造福,最终带领大唐走向鼎盛。
我最敬仰的人是秦始皇嬴政。他有勇有谋,英勇善战。曾经有人因为战争之苦去刺杀秦始皇,秦始皇俘虏他时,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没有战火,何言统一!”他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好帝王,修长城,盖皇陵,民不聊生!但他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后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最惋惜的人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可后来沉迷于花天酒地中,让杨玉环做伴,任用奸臣,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引起了安史之乱;将大唐从开元盛世走向日趋衰败。后来,杨贵妃死,李玄宗逃到四川,在这期间,唐朝的诗歌也出现了与前期截然不同的风格。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波澜壮阔,以及诗人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变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同情与忧伤。战士和忠臣成了这时期的牺牲品,百姓无一不唾骂他,他本来可以趁着开元盛世当一个极好的皇帝,可还是亲手葬送了整个国家。
我最怜惜的是李后主李煜,他的哥哥突然暴毙,于是李煜被立为太子,没过几年,李煜既位,他是个诗人,是个艺术家,精通书法、绘画、诗文等等,但他诸事皆能唯独作为皇帝是不称职的。他是了不起的艺术家但也是个亡国之君。后唐亡,李煜被俘,写下千古名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同时也突显出他从国君变为囚徒,这种转变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与煎熬。或许那时的他未经历变故只是个单纯的诗人,此生会幸福许多,怎能不令人怜惜?
看完这本书让我内心尤为震撼,在巨大利益面前,任何关系都经不起考验,无论亲情、友情,但也正因如此,那些在巨大利益面前守住底线的人更值得尊敬和铭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我们只能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祖国,为这个时代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