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读后感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题记
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国上下警钟长鸣,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暑假我有幸看了一本意义深长的书——《八佰》。其中深深吸引我的是令人热血沸腾爱国情怀和历史改变的故事,小人物的命运也格外牵动人心。
看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我回家,便又用手机查了一下背后的历史。
1937年,抗日名族战线逐渐统一,面对日军的不断挑衅和侵犯,中华民族必须将内部茅盾放到一边,举国上下一条心。我国国土大面积沦丧,日军野心日发膨胀,于是国民政府看上了上海英美罩着的租界,有诸多未扫清的日军据点,一方面牵制日军兵力,另一方面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获得援助,原本计划是先发制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可因为对西方世界抱有太大的希望,为了等待国际调停,国军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沪淞会战的爆发,使得预想中的主动抗战变成自卫抗战,而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实是沪淞会战的尾声了。
八佰,相信很多没有看过这个电影或很了解这段历史的,一定会认为是有八百人参与了保卫战,然而并不是。一共才425人,其中更是鱼龙混杂,有农民,有孩子,甚至还有只会打算盘的文职。这场电影除了让我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还有的就是小人物的蜕变和担当。为了震慑敌军,谢晋元对外声称有800人,史称八百壮士。
看过八佰一定忘不了这个片段,一个21岁的士兵,绑满手榴弹从六楼跳下,穿透钢板,扎进突袭小队,与与二十一余名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刻,日本加农炮和轻装坦克,都比不上这颗自杀炸弹的威力,这个年轻人叫陈树生,。
八佰是一场绝无仅有的战争直播,以苏州河为界限,一面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面是满目疮痍的四行仓库。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在桥的一边灯火通明,拥有着天堂般的繁华。而在桥的另一边,黑压压的气氛却笼罩着四行仓库。“那边真好看”。“那边是租界,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这是小湖北和小七月在影片中的一段谈话。稚嫩的声音在那样的场景下扣人心弦,引人深思。河对岸的租界里,名媛们看着四行仓库烽烟四起,硝烟弥漫,却依旧不管不问,高高挂起,载歌载舞。这让我想起了杜牧的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行仓库位置特殊,背靠租界,且易守难攻,它是四家银行的合资仓库,不仅有大量食物,军用物资和医用储备,墙厚且坚固,加农炮都打不穿,背后还有一个三十万立方米的巨型煤气罐,日军怕引起爆炸波及租界,这也是为何电影中日军没有用大规模重型武器的原因。但对如此,防御战打的依旧艰难。一是因为谢晋元的兵大多没有实战经验,二是因为谢晋元部的顽强抵抗早已激怒日军。他们用平射炮轰击,甚至不顾国际法用毒气弹。这场战斗整整历经四天四夜,其中为了国之大义,毅然升旗,用人命护旗,一杆旗就是内心的旗帜!
和租界只隔着一条苏州河,地狱和天堂也就这样划分。南岸歌舞升平,北北岸涂炭生灵。团长谢晋元明白这一战的意义,敌我战力悬殊,他早已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余一枪一弹与倭寇周旋到底,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名族求生存”,这是上海四行仓库内谢晋元团长和杨瑞符营长的题字。
故事的结局定格在冲桥,然而冲桥过后,悲剧没有停止,英军当时的确出面掩护国军撤退,可迫于日军的施压,又将他们缴械,软禁在孤军营中,1941年4月24日,多次拒绝归降汪伪政府的谢纪元团长遇刺身亡,他躲过了敌军的一次次的侵袭,最终却死在了同胞的手下,2010年12月16日,抗战老兵杨养正离开人世,我们送走了“800壮士”的最后一人,虽然他们当时输了一场战役,但在精神上助我们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就像歌里唱的“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就像电影里说的“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地狱四日战鼓擂,四万万人齐下泪。沉睡太久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终于在这些人的呐喊中苏醒过来,中国如废墟之上的白马,在受尽欺辱和昂然屹立,想告诉那些的永远留在那个年代的英雄们,来世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