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读后感列表页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700字

2024-05-19 05:34:45读后感

【第1篇】

羽扇纶巾

——读《三国演义》有感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读完《三国演义》,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智谋破敌振军威,诸葛亮这份运筹帷幄的睿智,让我赞叹。在跟随刘备出山之后,诸葛亮在博望坡利用地形和火攻战术,仅用三千军士就击破夏侯惇等人率领的十万大军,立下了初出茅庐的第一功。而在随后的赤壁之战,他更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战前,他先用激将法激得周瑜“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坚定了东吴与蜀汉结盟的决心。随后,诸葛亮又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观测天象后在大雾天气将草船开往敌营,不费吹灰之力就从曹丞相那里“借”走了战前急需的十万枝箭,令人拍案叫绝,还有战时黄盖受刑苦肉计、庞统巧授连环计、借东风、纵火攻,一切都在孔明的掌控之中。而在汉中,他又用疑兵之计吓退曹操,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爱国忠君存大义,诸葛亮这份家国情怀的赤诚,使我震撼。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即使明知那里有百般刁难,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他依然选择以磅礴气势舌战群儒;葭萌关下,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他从未有过私心,一心一意追随主公刘备,为蜀汉大业呕心沥血,为民为国死而后已。当主公病危,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将儿子刘禅托付于他,并称若其不才,诸葛亮可自立为蜀汉之主,但他并没有贪图这荣华富贵,而是身体力行表明了自己的耿耿忠心,回馈了皇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刘备死后,孔明“安居平五路”,没有让魏国乘人之危的计谋得逞。在之后九年中,他更是呕心沥血,“愿以只手将天补”。先是以德服人,七擒孟获,是南方民心归顺,接着武侯决定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只可惜收效甚微。而那两篇《出师表》,正如白居易所言:“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便与世长辞。五丈原是他最后发挥余热的地方。他命令军士雕刻了一个和自己一样大小、神态的木人,魏军前来追赶时,便将其推出,果真将司马懿吓得魂飞魄散,跑出了五十里地,还惊疑不定地问部下:“我有头否?”,留下了“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美誉。

身未升腾思退步,诸葛亮这份淡薄名利的澄澈,令我钦佩。在他跟随刘备出山时,还特意叮嘱弟弟诸葛均好好耕地,“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而多年以后,在他给后主的奏章中又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他对钱财这些身外之物毫不看重,只希望子孙能自食其力,囿于农桑,甚至是下葬时也只是一口薄棺,一身素衣,没有其他的配葬物。古今中外,像诸葛亮这样淡泊名利的人还有许多: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袁隆平敢创新淡名利,胸怀国家粮食安全;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元素后,坚持放弃专利,并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要做到清心寡欲,这样才能有明确的志向、深远的境界,才能真正达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诚如散文大家梁衡所言:“18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在《三国演义》中,他羽扇纶巾,谈笑间,金戈铁马止步于千里之外,浩浩敌军殒命于埋伏之中。诸葛亮,一个忠贞不渝、拥有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伟人!

【第2篇】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获益颇多。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品好。他不仅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忠”字的真实代表。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性情中人。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记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性格关系着成功与否。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国: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从这些人物和国家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三国》中,每个人都教会了我很多。如: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不断完善自我,并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第3篇】

大江东去,淘不尽,千古风流

--读《三国演义》有感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友

-- 题记

狼烟纷起,战鼓擂响。箭在弦上,男儿为何不拔?

塞北秋风,江南杏雨。江山如画,英雄为何不争?

佳人乱世,笑靥如花。倾城倾国,你却为何不得?

初读三国,我看到的是“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的义薄云天。且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拨乱济危,终在夷陵之战的连营烈火中化为灰烬;再看关羽徐州之战与兄长走散,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放弃曹操的高官厚禄;更休说总角之交的周瑜与孙策了。虽然他们的时代已成过往,但他们的英魂却永世传送,永远值得后世敬仰与学习。

再读三国,我看到的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忠君爱国。

诸葛亮本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当时只是小小徐州牧的刘备的邀请下出山,后来刘备屡次战败,丢兵卸甲,好不落魄。可诸葛亮从未易主,一直为蜀汉燃烧自己的生命,直到星落五丈原,仍在为国操劳。当今我中华虽不比蜀汉之危势,但我辈的责任并不比丞相少。因为我们的征途已不在一隅之地,而在于整个世界。

复读三国,我看到的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任重道远。

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何进招董卓进京,曹操以身事贼,舍命刺董,真有“周公吐铺,天下归心”之气魄。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孙权九岁便入敌营外交,要回父亲尸首,十九岁便接替兄长,承继基业,二十六岁就率领江东部众拜曹操百万大军,这难道不是任重道远的体现吗?

三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知人善任的刘备,单骑救主的赵云,阴狠狡猾的司马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残忍奸诈的曹操,虽有夸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国英杰因演义而家喻户晓,三国演义也因那个时代而留名青史。

历史从不缺乏英雄,但被铭记的人却在少数。

我们虽然不一定要流芳百世,但起码也要效仿前人,修身明志,不屈不挠,就算不能治国安邦,救灾济世,亦能事业有成,造福一方,此成道也

【第4篇】

《三国演义》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我认为小说最吸引人是对于魏国、蜀国、吴国英雄人物间棋逢对手的描写,三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将领和治国能手,在人才方面达到了平衡。

在智谋人才方面,魏国有郭嘉、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在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他们都是智勇双全。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张合也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大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三国的人才旗鼓相当,才让三国如此富有魅力。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之间人才对比不再均衡,魏国由于地域广阔,政治上实行好的人才制度,出现了邓艾、钟会等人才,但蜀国和吴国的人才制度比较落后,优秀的文臣武将少于魏国,这也是蜀国和吴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刘备,忠心耿耿的关羽,有粗有细的张飞,忠君为国的赵云等等。

我最喜欢的人就是赵云,特别是在长坂坡一战中,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他不畏强敌,单枪匹马与敌对战,凭着一腔热血和精湛的武技,血染长袍,终于救出了自己主公刘备的独子阿斗。我十分佩服他这种面对艰险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像他这样,面对困难,不折不挠。

看三国,让我了解魏、蜀、吴时期的历史;读人物,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优良品质:对人讲信用,做事有始有终,遇到困难不退缩。

【第5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

它,记载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它,描绘了一段段曲折的历史;它,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它,就是罗贯中写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题记

全书以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物为中心,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集中描绘了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百姓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些人物和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英战吕布”讲述的是吕布在虎牢关前,以一己之力与刘备、关羽和张飞大战几十个回合,虽然败走,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吕布的勇猛无畏。

“单骑救主”讲的是新野一战后刘备带领着百姓撤退,可在乱军之中和糜夫人走散了,赵云杀回乱军中寻找,最后救出糜夫人和阿斗。这个故事展现了赵云的勇猛,也使“常山赵子龙”成为忠义坚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词。

“千里走单骑”中,关羽与刘备在下邳走散,到了曹操军中,后来得知刘备投奔了袁绍,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然后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回到刘备身边,体现了关羽忠勇、坚毅和不畏艰险的性格。

除了这些故事,一代奸雄曹操、少年英雄孙权、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好多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三国演义》,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打仗能不能赢,不完全在于兵将多少,还在于谋略,赤壁之战、空城计就是最好的例子。再比如:团结很重要,如果吴国和蜀国一直联合抗曹,可能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我还明白了:战乱时,受苦最深的是老百姓,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