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不取 ——读《山羊不吃天堂草》有感
起初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总对书名是万分不解的,明明讲述的是有关小木匠明子的故事,故事中只是穿插了极少有关明子家养羊的事,为什么用这样的一个名字呢?
明子生活的小豆村,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子。明子为了生活,小小年纪就进城打工做木匠活,认识了师傅“三和尚”和师兄“黑罐”。三人的关系和谐而又微妙。三和尚贪财、吝啬而骨子里仍保有善良;明子机智灵巧;黑罐性格木讷。三人常有摩擦而又相互关心。明子在做学徒时经历了很多,给他原本苍白的人生经历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因身份地位被人看不起,和那些自恃高贵的人斗争;因个人利益和三和尚争来斗去;同时认识了流浪男孩鸭子并像对待弟弟一样待他,收获了温暖的友谊……明子也在其中一天天变得成熟、慢慢成长!
起初,明子对金钱的态度是厌恶的,甚至是仇恨。恨它让人们急红了眼,恨人们因它而划分阶层等级。他只想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填补家中的亏空,他拒绝偷木材,他还规劝黑罐摈弃赌博恶习,让靠鸟儿叼钱生活的鸭子将鸟儿放飞。后来,明子认识了一个叫紫薇的残疾女孩,善良的明子鼓励她站起来,给她制作拐杖,带她到外散步,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下河只为了为她取一支芦花……后来,紫薇为了报答明子,要给他二百块钱,明子执意不要,却被紫薇用怜悯的口吻劝他收下。在友谊和金钱产生交集的时候,他开始因自己的贫穷而自卑,甚至改变了对金钱的看法。他变得渴望财富而又得不到财富。购买奖券一无所获甚至与财富“交臂又失手”;在干活的时候意外捡拾大额外币,却被告知这种外币早已停用!直至有一次明子去接活,收下了对方一千元的定金。明子犹豫了,动摇了,他想要带着钱跑掉,占为己有不再受穷。徘徊间他想起了家里的那群羊和父亲的话:
明子家为改变贫穷,父亲花钱买了一百只羊,希望靠养羊来脱贫。村民们看养羊能赚钱纷纷养起了羊,羊越来越多,很快草被吃光了,羊饿得瘦弱不堪。父亲和明子无奈,把羊赶到很远的一片草地——“天堂草”。可奇怪的是,所有的羊宁可饿死,也不吃天堂草。羊儿全都饿死了,明子和父亲想起船主说的“种不一样”。父亲感慨“不该自己吃的,自然就不能吃,牲畜也懂这个道理”。
看完整部小说,我终于明白作者用《山羊不吃天堂草》给小说命名的用意,阅读也给我带来很多思考。其实,无论我们生活在城市或者农村,也无论我们是成人还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明子”,我们都在努力改变、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都会面临着太多的诱惑。正义和善良教会我们“不能吃的不要吃,不能拿的不要拿”!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何尝不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精神脊梁!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这既是我们的思想尺度,也是我们以后走上任何工作岗位的行为标准!让我们坚持正义、保持善良、共奏一曲高洁动人的生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