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读后感列表页

朝花夕拾读书感悟800字

2024-05-10 04:01:00读后感

【第1篇】

采撷记忆中的童年浪花 ——读《朝花夕拾》有感

清晨的花傍晚时再去摘,会散发淡淡的清香,韵味无穷。正如作者《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幼年的时光,需细细回味。

书中有不少是作者对童年温馨的回忆。不同的童年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令人回味。在这份纯真的感情中,隐藏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我们仿佛能让人看到:一个天真的孩子,在百草园愉快地玩耍,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在阿长买来《山海经》时的欣喜,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美女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在父亲的呵斥下,无法看五猖会的扫兴……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和家奴管束。作为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我也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它令人让人快乐,回味悠长,永远挥之不去地留在我心中。乡村的一年四季,对于我这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说处处充满了快乐。

乡村的生活别有一番风趣。清澈见底的小河,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上。一阵微风轻柔地拂过,河面上漾起不少涟漪,河边的垂柳也在微风中婀娜地舞蹈。调皮的我常和小伙伴一起在村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我们在稻田里嬉戏打闹,在油菜花田里捉迷藏,自由穿梭在油菜花田中,你追我赶,嬉戏玩耍,这些童年的美好画面常常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小伙伴们的嬉戏声也常常在我的耳边萦绕。

这也许就是我的童年和幼年鲁迅的童年的相似之处吧,正是因为这一点,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触,童年已渐渐离我遥远了,留下的只是些烦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第2篇】

读《朝花夕拾》有感

《朝花夕拾》原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所 接触的人和事的10篇文章。文章中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结合起 来,充分显示出鲁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从记忆中找寻逝 去的快乐和怀念,同时对封建腐朽之物予以深刻的揭露。鲁迅一向同情弱者 和劳动人民,他看不得这些人被欺辱、被冷漠。愤怒时他就会骂,尤其对于 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鲁迅更是骂得体无完肤才肯罢休。不说那些“名人名 教授”有没有狗血淋头,但这“不好惹”的高帽子却戴牢了,而且还堂而皇 之地“以动机褒贬作品”。鲁迅将回忆和时事相结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讥讽 敌人。

但是,做文章碰痛了“正人君子”,又遭到了“名人名教授”的围攻,鲁迅不 得不在困苦中战斗。他用那锐利的笔和犀利的语言对准了守旧势力,对准了 “正人君子”,对准了那些麻木的旁观者

《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就令人印象深刻。就比如“二十四孝图”是一篇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的目的是宣扬封建主义的孝道。鲁迅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列举了几个中国古代孝道的故事,来讽刺因孝而失去理智去做那些丧尸人性的事情的“愚孝”。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希望改变传统文化中扼杀童真的做法王,流露出了鲁迅先生对传统思想的批判。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残酷。

鲁迅先生描写人物十分的细腻,比如描写“阿长与《山海经》”的长妈妈。长妈妈朴实,善良,但也有愚昧迷信的一面被鲁迅先生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了。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歌颂。再比如《藤野先生》那一章,生动的刻画出藤野先生,他平易近人,治学严谨,关心异国学生,有着伟大的人格的人。

《朝花夕拾》虽是旧事回忆,却荡人心扉,让读者追忆童年,怀念美好的时光。《呐喊》中的十四篇文章,更是让人荡气回肠,难以忘怀。读后总觉得 心里空空,而想与作者同声呐喊。《狂人日记》中那狂人的疯语道出了封建 专制制度“吃人”的本质。《孔乙己》中,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知识分子,最后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我与闰士二十年后的相见更是 令人深思,一堵厚厚的无形壁障把两人隔得很远。被封建专制制度压迫得几乎没了活路的闰土,让鲁迅同情。面对惨痛的现实,淋漓地呼出“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呐喊》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鲁退的民族责任感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他希望改造国民性中的弊端,用笔做刀枪,用邱利的语言直刺敌人的心 胜,唤醒麻木的民众《呐喊》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的意法和技巧,更是 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滋养着我们的灵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