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读后感列表页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1000字

2024-05-19 06:35:40读后感

【第1篇】

平凡的终是世界,伟大的总是人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你我所处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注定一如世界这般平凡。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各自的使命,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人生与世界的博弈从来没有永远的赢家。我相信,一切平凡的事物,都存在无穷的变数。”这,是路遥带领我感受到的,关于这个世界,全新的定义。

路遥以恢宏的气势和壮丽史诗般的笔法,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和人民思想情感的波澜壮阔。令人颇感惋惜的是,《平凡的世界》却从来不是一部结局美满的喜剧,恰恰相反,只有主人公孙少平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中默默地前行着。正印证了作者所言,“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事物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有时甚至事与愿违。”也许正是因为这出人意料的“事与愿违”,才让身处平凡世界的人们,焕发出朴实动人的光辉。不是洗净铅华的阳春白雪,也不是俗不可耐的下里巴人,平凡的世界里,铸就伟大的人生。

世界何为平凡?

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仅此而已,看似平凡,实则算得上不值一提。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风雨兼程,每一份的成就都来自于砥砺前行,每一次的失败都让人不禁黯然伤神,或许有些许的不同,但大多如出一辙。世界就是这么平凡,如一碗白开水,索然无味。那么,伟大究竟体现在哪里?

伟大脱胎于痛苦,扎根于坚强。

无论世事如何多变,痛苦永远是生活的常客。人的一生总是太匆忙,像阿Q一样,来不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规则的圆。那些痛苦的片段,就是圆上凹凸不平的瑕疵,是那么的显眼。他让我们的精神不断濒临崩溃,同时也教我们慢慢学会坚强,最终学着创造出伟大。就好比主人公孙少平吧!路遥先生对他的情感注入是真实的,呕心沥血的,而从中生发的痛苦自然也是令无数读者如肝肠寸断般绝望的。起初,少平那一段完美而寒酸的初恋最后无始无终的结束,衬托得后来与田晓霞之间的恋情愈加的温暖热烈。然而最后的阴阳之隔却让一切瞬间跌入谷底,令人痛彻心扉,痛得无可救药。可,即使一切都已逝去,生活还得继续,用痛苦酿造出的酒,定是极为醇厚的。所以孙少平在得知消息后,没有仰天怒吼宣泄愤懑,只有默默的低头哭泣,为恋人哀悼。这难道是冷漠无情的表现吗?大谬不然!这是少平的精神在痛苦的煎熬下升华了,更加坚强了!这是现实的残酷,这也是世界给予的馈赠,每个人都要在经受了痛苦,被反反复复地锤炼后,从曾经的平凡中脱出,蜕变得独一无二,成就那超凡脱俗的坚毅。

世界,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或者说,就是成就人生的第一块垫脚石,你又指望他有多么出众呢?但人生,是从此开始蜿蜒向前的路,或宽或窄,或一片坦途,或泥泞不堪。那为什么不学着书中所透露出来的坚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面对现在的自己,面对未来的辉煌呢!如果还有一丝希望尚存,我们都不应该自甘平凡堕落啊!

所以,请记住,平凡的终是这个世界,而伟大的总是人生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2篇】

“凡”与“不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合肥市 瑶海区 合肥市育英中学 七年级7班 汪楚淇 指导教师:胡君

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明,一幢幢高楼大厦都变成了皓广闪耀的的银河。皎洁的月光下,慵懒的微风慢慢吹进窗内,手中的书本被封翻开了几页纸,发出细微的哗啦哗啦声,又安静的落下。

入目是满天繁星,星星点点,闪着光,洒在这片夜空里。

望着这钢筋水泥筑造的城市,不由地想起暑假读过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倾尽一生的心血,全景式展现中国城乡生活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时城乡初步进行改革开放探索时,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心存理想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断勇敢地面对生活和挑战,最后获得了成功。

孙少安是家里的长子,特别注重大家庭,为了不让家庭的负担太多,他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回到家里参加农务劳作,供应弟弟妹妹上学。尽管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无论家庭背景多么不好,对他的亲人都是挚爱的。他的责任感,令人肃他然起敬。

孙少安,他身上那种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和学习。贫穷的家庭背景,坎坷的求学之路,还有那好似遥不可及的爱情,都未能将他拉进深渊。

有得有失是平凡人生的真相。

在这本书里,我突然发觉到,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现实生活亦是如此。我们不能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只能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一步一步走,即使未来会对之前做过的事情而后悔,也不能就此堕落。“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物质的贫困不可怕,精神的富有最难得。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弟弟孙少平尝尽了物质贫乏的苦头连饭几乎都吃不上,但他始终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去读书。

敢于跟苦难的现实说我不甘心,孙少平奋力读书,是为了走出黄土地,让青春闪光。劳动者最值得被人尊重,孙少平认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平凡的世界》极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光辉,不要说主人公,即使是文中的反面人物,即使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傻子田二等,在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展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使小说的内容更有温情感,更感人。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在于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

“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每个人都要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路遥

【第3篇】

不平凡的吾辈---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一直以来,我更偏爱看一些关于科幻悬疑的小说,而在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下有幸阅读了《平凡的世界》后,虽谈不上回肠荡气,却令我呆呆地思考了半天。日本著名烟花店老板宵宫说过:“烟花易逝,人情长存”。这本书带来的不仅是人情,还阐释了生活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是的,平凡的是这个世界,不平凡的是我们自己。在这本书中,路遥生动的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性变迁的大背景下,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上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贫穷和富裕,苦难和拼搏。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和不平凡的人。

故事开始于一个雪天,孙少平衣着简朴,匆匆赶到饭场上领取他的丙菜,他走来时缩着脖子,脸色黄瘦,穿着破旧的学生装,踩着带着补丁的没了鞋带的旧黄胶鞋,裤子已经吊在半腿把上了,只有靠没了后跟的长袜才避免露肉。他慌得如同偷盗一般舀着乙菜中的剩菜汤,就着开水把自己的少的可怜的饭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他溅到菜汤时泪珠从脸颊上落下来,路遥委婉的说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他因生活的艰辛,困苦留下的眼泪,但在那个年代他只能将怨言与苦痛咽进肚子里,用梦想熬过每一个日夜。孙少平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他寻找的是一个真正的生活,寻找的是一个普通人心中更高尚的灵魂。

少安是一种比较老成的性格,这是由于他身为兄长的一种天性。当了老大,血液里总有一种照顾小弟小妹们的情感,我家族的大伯当年也是如此,少安!就象我父亲的义弟,我的叔叔,他们这类人,勤勤恳恳,不怕苦吃,只为了家里的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于自己,无所谓。他们可以说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只为了家人,亲人。他们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年代已经很难寻找。

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流露的是人民对土地的爱意,邻里之间的关心。这部小说真正的描绘了中国最艰苦的那个年代的城乡生活。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快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艰苦年代用自强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平凡并不是平庸,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培养品格,体会生命。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着自己的不平凡,因为平凡也能孕育伟大。

【第4篇】

平凡的人也能创造不平凡的生命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现在的小说主角多有主角光环,结局也总是喜剧收尾,可《平凡的世界》却不一样。孙少安继续经营砖厂,他的媳妇儿却因为癌症离世;孙少平还在矿上挖煤,田晓霞则因为当了记者不幸出了事故,被洪水冲走;润叶和丈夫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是好景不长,丈夫也因为车祸变成残废;其他人的生活过得也很辛苦,并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长相厮守、白头偕老。虽然看上去每个人物都是悲剧收尾,却也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真实境况,点明了主题,既有人性的高度,也有温暖的情怀。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很赞同他的着重点——平凡。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在我看来,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路遥先生说过:“生活可以平凡,但生命不可以平凡。”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却满怀热忱,拥有一个不平凡的生命。我们或许还会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小事苦恼,但我们同样也可以,选择在平凡中创造不凡,我相信,平凡的人也能创造不平凡的生命。

【第5篇】

修炼尘世中,平凡不平庸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由七五年至八五年,主要讲的是广袤的黄土高坡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和其中的人,那个年代,中国大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拉开序幕,这一切都可以在双水村这个地方寻找到踪迹。

巴尔扎克有言:“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在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与苦难是主旋律。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孙少平,他是一位“精神斗士”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中有一段“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充分体现了孙少平的苦难,尊严与贫困的矛盾像炸弹一样将孙少平炸得遍体鳞伤。因为穷,他又失去了初恋郝红梅。《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中,孙少平结束了高中生活去打短工扛重物,将背部扛出了岁月的伤痕。又因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没能考上大学。《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中,孙少平来到煤矿做工,他的师傅为了救他而身死。不久后他所爱的、那个爱他的好姑娘田晓霞也永远离开了他。在没有金钱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孙少平的目光不局限在生存,他要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奋勇直前。他对苦难有一种奇怪的感情:“他热爱自己的苦难。”因此,孙少平没有回到双水村与哥哥孙少安一起经营砖厂。在巨大的苦难面前,孙少平锻炼了自己的人格与风骨,没有随风雨破落,表现出伟大的人性之美,他没有功成名就却足以养活自己、养活妻儿,最终成为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

读了《平凡的世界》,我对平凡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起初我不喜欢孙少安,因为他有愧于贺秀莲,直至贺秀莲肺癌晚期,孙少安才发现他还没有给过秀莲什么好的生活。而孙少安这个人,明明娶了秀莲,心里却还想着田润叶。后来我懂了这就是“平凡”,平凡的人不是主角,向往与现实不同,就像想娶之人与已娶之人不同,这个叫现实。就像《大鱼海棠》中说的:“我们永远无法还清欠下的。”悲剧才是平凡的世界常有的样子,于是孙少安也就不讨人厌了,从一贫如洗到石圪节公社的首富,他把烧砖之事做到了一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庸,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尽管这本《平凡的世界》中描绘的那个平凡的世界貌似距离我们的世界有些遥远,但我们却能在书中的字里行间里找到某处与现实共鸣——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平凡的世界。我不愿让我的世界受人瞩目,我只希望像书中形形色色的人一样,不抱怨生活去改变生活。当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也能拥有像孙少平一样的品质,启程去踏遍荒草,像孙少平一样修炼尘世中,缘仇万事空,都目送,让我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也能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

“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是《平凡的世界》扉页上路遥的独白,他用了六年的时间来准备和写作,他在平凡的世界中写出了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在字里行间中,包含的不仅是书中人,而是对现实中这片土地的、对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浓浓的爱意,这也许就是它能斩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原因吧。在合上《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时候我于家中着了魔般地找第四部,我认为他们的故事没有结束,可是——没有更多了……那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于是二刷,三刷后我懂了:在笔尖触碰不到的地方《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还在继续演绎。

我是张三我是李四,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是红色我是绿色,我是五彩斑斓中是一色;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带着自己的故事做尘世之中平凡却不平庸的匆匆过客。

【第5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那平凡的世界便是最好的世界。 ———题记

世事无常,生之多艰,平凡的世界里满是纷扰喧嚣。

故事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农村的百姓生活困苦。他们的辛酸苦楚,是孙少平在学校吃不起一份丙菜,在环境脏乱,臭味滔天的大通道里空腹而难以入眠的窘迫;是孙少安十三岁被生计所迫担起家庭重任的无奈;又或是孙玉厚沉默无言、辛勤劳作,却换不来一家人吃饱穿暖的自责。他们艰难谋生的状态也是当时中国大多农民的生活写照。

“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的没有到来。”在这样黑暗而漫长的日子里,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却未曾败给生活。纵然生存已艰难至斯,他们仍在朝兴旺的路上奔走。

书中最动人心扉的,莫不过是年早辍学,被迫谋家人生计的孙少安。即便自己并没有能在本该读书的年纪圆满自己的青春,但他从没有半句怨言,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做出超乎同龄人想象的事情。好在少安从未放弃,年纪尚轻的他敢拼搏,不惧失败,眼光长远,从儿子,兄长,到生产队队长,再到砖厂老板,这无一不是依靠少安那份对生活的期望。王尔德曾说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孙少安亦是,站在阴沟里的他,也一直倔强的仰望着星空,载着一家老小渡过这苦海。

孙少安所表现出的敢于拼搏的无畏精神,令我动容。生于平凡人世,谁还不是拖着沉重的枷锁逆风飞翔呢?

父亲在我年纪还尚小的时候,常常对我提起他年少时的经历,他似乎也同孙少安一样,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母亲早逝,从小对母亲感情深厚的他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失去了所有他应得的母爱,那时的他和现在的我一样,年少轻狂,满腔热血,本想着会拥有大好的光明前程,可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家庭的心酸,父母爱情的缺失,让他也不得不踏上了一条极其艰辛无奈的不归路。父亲十六岁出门打工,那时他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辛酸,工作的苦累,手上如潮水般一处接着一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晒到发红发紫的皮肤,不合身的单薄衬衫还有二十元维持两星期生活的饥寒交迫,捉襟见肘。

小时候的我不理解这世间太多人的辛酸,现在每当父亲提起,总觉得他身上镀着一层我从未见过的由炽热的梦想与辛劳编织成的金色的光芒。父亲曾这样对我说:“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想着,前面的道路,可能充满了艰辛。但,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是啊,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从不间断,咬牙坚持的信念,这份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的勇敢才能让如今的我、我们,过着如此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人生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路程,走过秋雨,走过冬雪,有泥泞,有坎坷;盼来春风,等来夏花,有阳光,也有温暖。一路的风景,有盛开,也有凋零;一路的前行,有寂寞,也有欢心。不论生活是甜是苦,是喜是忧,父亲都微笑的面对,正如孙家少安,一直守着一颗明媚的心。风来挡风,雨来挡雨,静静思索,默默前行。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亦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纵使冬日漫长而黑暗,我们也应该心怀暖春,向无尽的寒冷发出光芒;纵使前路永夜,我们也应满怀希望,成为漫长黑夜中唯一的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