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一个家族的坍塌
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题记
红楼梦是一部著名的作品,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也是一出让人颇觉“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悲剧。
红楼梦描写了贾府由荣华走向没落的三代历程,蕴含了对爱情悲剧的概叹、对封建势力的讽刺和对旧社会细致入微的描写与预测。前文贾府还处于全盛之期时,便能让读者隐隐看出贾府日后倒下的必然性,虽然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是架空的,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对封建王朝的讽刺和处于其统治下的封建社会的讽刺,难怪当时的市井人民有言道:“开局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初读红楼梦大多注意其中的爱情悲剧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描写,重读多遍后,此文将从各个角度分析贾府没落的必然性。
一,管理者的独断专治
贾府上下几百口人,总是有一个最高管理者的。虽然王熙凤看似日理万机,整日忙于规划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但地位相当于管家。纵观全书,贾府的管理者应是贾政。贾政并非坏人,甚至可以算是严守道德规范(与贾府一些蝇营狗苟的男女相比),但他仍是一个虚伪、严苛却又无法明察的当权者。某一回他听信速来厌恶宝玉的贾环的口舌,把宝玉叫到自己的
房中,痛打一顿,直到贾母来了才停下。且不论不查明真相就为了自身名誉清白把儿子不分青红皂白的暴打一顿是否正确,其见到贾母后迅速换上的另一副面孔可见其虚伪。这一事件充分表明了封建王朝统治末期士大夫的伪善,上行下效之下,也可推知贾府的许多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靠粉饰自己来取悦掌权者,长此以往贾府的溃败是必然的。
贾政大肆铺张建造了大观园,其奢靡令人惊叹。但当时贾府已有了债务,不肖子弟增加,进款也逐渐减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贾府再也难返祖上的辉煌,但子子孙孙却一代比一代铺张浪费。贾政为了贵妃回来的那几个小时花了成堆的金山银山,贾府似乎也达到了财富的巅峰,但难以掩饰贾府内部逐渐腐败的实质。
二,内部的腐败
通读全书几遍后,终于明白每一处精致的细节描写,都是由数不尽的金银堆砌而成的。在刘姥姥游大观园一节中,作者借刘姥姥之口对一个小小的鹌鹑蛋道出了读者内心的疑惑与惊叹:“这落在地上,二两银子没听声儿就没了!”倒不如说,那些精致的食物,华丽的建筑,装饰布置的细节背后,都体现了贾府对金钱的挥霍与浪费。曹雪芹写出红楼梦一书,也是建立在他对自己人生的回忆和认识上。相传他出生在一个贵族之家,祖上也是高官,但一代一代视金山银山为无物,认为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后家道中落,清贫无比。由此看来,他写红楼梦,何尝不是对纨绔子弟花天酒地生活的批判、讽刺与警告?书中有一处宴会令我影响深刻,众人在流水潺潺的溪边吃螃蟹,一盘吃完再上一盘,不知吃了多久,最后一算,花费的银子数以万计。这一笔笔细致的描写,正是一笔笔糊涂账,无不蕴含了曹公的心酸与遗憾,,也让读者在惊叹之余感受到了贾府的黄昏,似乎不远了。
秦可卿死时曾对王熙凤托梦,淳淳告诫:“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以常远保全了。······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可惜当时的王熙凤并未听从秦可卿的建议,贾府中人仍然过着奢靡的生活,最后贾府被查抄,一瞬间家徒四壁,凄惨无比。这情景,他们在挥霍时是否想过?
三,总结
再读红楼梦,心碎与无奈慢慢透出了字里行间。一切的奢靡与欢乐,爱情与友谊都是为了后文的逐渐崩塌铺垫。随着主要人物一个一个的离世或离开,贾府也成了一个空架子。即使后面又收回了一部分财产,但失去了当年全盛时期的底气与骄傲,也失去了那一个个画中的人。到最后的最后,不过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