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列表页

大一新生三分钟演讲稿

2025-09-21 18:10:10各类稿件

大一新生三分钟演讲稿 篇1

  从书中抬起头来,透过朝东而开的窗户,只见窗外一片淡淡的白色,一轮皎洁的圆月已经升起在夜空中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忽然想起今夜正是中秋,离家又是一年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缓缓从心底涌起,直上眉头。一个人的生活,每天忙于工作,不但把日子给过忘了,就连这朗朗的月光,也已久违多时。因屋里亮着灯,所以月光不能朗照进来,只能从窗户中看到她飘渺的丰姿。

  于是推开门出去,去享受这无边的中秋月华。

  门外是一块平地,再出去便是气象局的观测站,观测站四周的地里种了几畦碧绿的蔬菜。

  这是一个地处县城西南的山巅。

  走到山边,阵阵山风从脚下的城里吹来,直凉进心底,心中的苦闷与忧愁,都被吹散了许多。小小的晴隆山城,像是半个环儿,拥着气象局所在的飞凤山,站在山边,便可鸟瞰全城了。月光像蛋清一样柔嫩,像山泉一样清幽,从空中轻轻地笼罩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轻纱,神秘而又和谐。

  脚下的山城显得更加秀气了。

  放眼望去,白天密密匝匝的房屋楼阁,这时全都处在朦胧这了,只见无数闪烁的灯光;而当它摇曳着到达你眼帘的时候,已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晕圈,显得柔和而恬静。在那盏盏的灯光下,此时一定是温馨而又甜蜜的,那欢聚在一起的家人,正共享着节日的喜庆。

  远处是一带远山,月光伸展上去,云与天起,把你的视线引向高处,引向茫茫的天际。我的心化作了一只轻快的小鸟,在月光下的夜空中月飞越远……

  儿时在家,这是正是全家最欢乐的时刻:吃过晚饭,一家人欢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从天边升起,一边吃着月饼、花生,、瓜子,一边听父母说一些关于丰收的话题;或是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在村子前后的田野间玩乐,在明亮的月光下跳皮筋,打夜仗,钻草垛,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可是这样的欢乐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随着时间的列车浪迹天涯,一起玩乐的伙伴也为了生活四散而去,各有各的一片天地。这一份童年的温馨和喜悦,只有深藏心底,孤独是时候翻翻,也足以慰情聊胜无了。

  不时从远方驶来一辆辆远行的汽车,强烈的车灯划破夜空,划破了月光的宁静也和谐,随之又消失在月光的宁静中。它那沙哑的嘶鸣,经过月光的洗涤,袅娜着到达你耳里的时候,已不再是原来那单调机械的哀鸣,而成了喃喃的细语,混合着月光的温柔和夜的蜜语了。愿想在这苍茫的月下,自己就是这世间最孤独的人了,这时才知道,还有很多的人和自己一样,在这“月圆人更圆”的中秋之夜漂泊异乡,独自咀嚼着心中的苦闷和孤寂。我想那远行汽车中的旅人,这时也和我一样,在想念着家乡的亲人。

  一阵山风吹来,好象吹动了月光的轻纱,脚下的山城也好似随着月光轻荡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吟唱千古的名作,虽说写的是九九重阳,但这时想来却倍觉亲切。在这中秋之夜的飞凤山山巅,一个人看尽万家灯火,山风为朋,孓影做伴,心中的孤寂向谁述说,有谁知晓,又有谁能理解呢?今夜的此时此刻,家中年迈的父母能否知道,在这万里之遥的山城之巅,我正在想念着他们呢?

  会的!我不是曾经写到过“当你想家的时候,家中的亲人也在想你”的诗句么?……

  中秋月啊,请你把我心中的思念与祝福,带给家中的亲人,好么?这样想着,抬头间,月已当空,中秋的月色更加明亮了。一阵山风吹来,不觉有写凉。

  走进屋,夜已深深……

大一新生三分钟演讲稿 篇2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

  生命如风。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人们曾无数次为生命寻一个比喻,可都不如风来的贴切。因为如风的生命必有如风的心境。如风的心境,或坚毅,或隐忍,或飘逸,或豁达,总是如风一般清逸爽朗。

  ――我相信美丽的心总是有风的骨血的。

  苏轼,这个如风的男子。他又一颗如风一般的灵动的心。风是过往人间的精灵,不会去承载世俗的沉重。但为何世俗的枷锁却非要禁锢风的精魂?!黄州诗案后,这个如风的文人开始像无风可御的枯叶一般坠落。游走,游走,城市接着城市。苏轼的心,沉在风之底。看江上至清风,览山间之明月,间或做一个神鹤翔舞的梦。风呢?只有独处时才会偶尔造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没有触动他的心底。在那最黑暗的谷底,一阵风终于从遥远的心底青萍之末,蹁跹而来,如此恰当的拨动了他的心弦。弦响心动。这不是柔柔拨动,而是如斯的强烈,是如同裂帛般的四弦一声啊!

  弦断帛裂。王者的雄风如长虹锐利贯通尘封的心房。豁然,释然,顿悟。

  他重整旗鼓。从此,逍遥红尘,寄情山水,如新生一般,再从那青萍之末,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翩跹而来。

  心如风,神如风,自然如风一般生活。乘风而来,又御风而去,只留下不朽诗篇,仍在新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苏轼乘着心而舞,又乘着心风而逝。转眼千年,风已舞遍。只有字字珠玑的文采风流依然如他的心风一般,在那亘古的舞台上,盘桓,蹁跹,且诉且舞。

  T形的历史舞台,台上充实而台下空荡。人们乘风来去,留下和带走。过客和主角,群舞和领舞,全部取决于你的心。乘着你心底的风,在那充实却也广阔的心灵舞台上舞动吧!用你生命的精华,舞出最华丽的独白,用你的旋舞扬起一阵可以穿越时空的劲风,让他如刻刀一般在历史的舞台上永远铭刻你的精魂,也让那流转的风翩跹舞动,舞出旷世的华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一新生三分钟演讲稿 篇3

  早晨,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雾!这是今冬清晨看见的第二场大雾了。漫天的大雾让眼前的景物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纱。看来,今天上学需要弃车徒步了。虽说仅仅是一辆自行车,前行怕也是有点艰难,再说,这么冷!

  一路慢跑,走过一个拐角,前方才有一丝曙光,迎面而来的车灯把前行的路照成朦胧的橘黄色,雾中的灯光越发变得暧昧了,让这个冬日的清晨显出第一缕温柔来。拐角处是一个平价小超市,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门前静悄悄的,紧闭的大门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面目了。在我越来越近的步伐中依然悄无声息,擦肩而过的时候,才依稀看清门口不知何时挂出的一个广告招牌,哦,记起来了,节日来临,就连这个小小的超市也知道在今年这个经济萧条的季节里不忘节前营销的好方法。

  糟糕!差一点撞“网”了!小小的吃了一惊。因为只顾了回想刚才看到的“雾中”广告牌,几乎忘记拐角前农行营业大楼正在装修,高大的建筑着一身深绿色的网衣。要不是及时止步,说不上我会一头装上软绵绵的网墙呢。这是一层安全网,这个清晨,孤零零的飘在雾中,似乎在等待,等待落网的光明吧。“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投罗网”?竟然在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词来,捂在橘色围巾下的耳朵好像也听到了我忍不住的笑声,轻而短。

  一转眼,慢跑到了“钟情小店”。远远望去,整个小店笼罩在大雾和升腾的蒸汽中,影影绰绰的人们进进出出,这是清晨最亮丽的一处风景之一了。笑声笑语不时传来,把一天的希望、忙碌和温暖同时传递了出来。“钟情小店”是一个小小的面皮店,小城这样的小店不胜枚举,多数人的早餐都是在这样的小店解决,热腾腾的小米粥、辣乎乎的面皮儿、脆生生的烧饼让每一个走出小店的人满面红光。步行街的“钟情小店”还是比较有名的,记得几年前,这个小小的面皮店是由姊妹俩开的,取名“忠琴”。后来姐妹俩另谋职业,这个小店就由现在的夫妻俩承接,装修结束高高悬挂起店牌的时候,正好我从路边过。一看,嗬,“钟情”!太美了!没有想到这貌不惊人的夫妻俩竟然会想到用这个词做小店的招牌名!“钟情”二字唤回了老顾客,吸引了新顾客。每天从这儿路过,我都会看见夫或妻总有一人笑眯眯地坐在收银台前招呼着往来的顾客,往后一瞧,你会发现,后面的操作间也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不离左右。夫妻俩默契的配合让这个小店一年四季都红红火火。“红灯停,绿灯行。快停下,等绿灯亮了再走!”路口有两个小小的身影,好像是姐弟俩,姐姐嫣然一个小大人似的教训着小弟弟。曾几何时,小城的每一个街口都设置了红绿灯,方便了千千万万的路行者,不过依然有很多的步行者为了抢时间,成为了“不幸者”!穿过红绿灯街口向前走才是我们前行的方向,然而需要从街口向左前行上10米,走到斑马线上等待。我和身旁的姐弟俩静静地等待了几秒钟,绿灯亮了。姐弟俩飞快的穿街而去,拐弯,向右前行10米,再次走向步行街。是什么人说“直线是最短距离?”今天,我却真切的感受到“曲线”的魅力,原来,彼时的曲线距离才是最短的安全距离。你能不这样认为吗?

  天越来越亮了。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几乎是小城的清晨最热闹的地方了。上班的,上学的,做生意的,陆续踏上步行街,唤醒了最初的喧嚣。此刻,大雾已慢慢散去,抬头一看,“花吻雨”几个字已经清晰地俯视匆忙走过她身旁的人们了——一种亲切的浪漫感觉涌上心头,这是娟姐开的一家化妆品店。“花吻雨”一个诗意的名字,让爱美的我们驻足停留的时刻,怎能不细想花瓣雨飘飞那唯美浪漫的场景?

  嗨,早!

大一新生三分钟演讲稿 篇4

  兰的品种很多,单从时令上分就有春兰,夏蕙兰,建兰,报岁兰等,而我所知道的兰花品种有吊兰,君子兰,紫根兰,虎皮兰,其他如舶来品的兰花就更不知道名字了。但兰花如一的风格,我却喜欢。

  兰的品性清雅,从叶子到花,无一处不洋溢着高贵,单是欣赏叶子,看那舒展的姿态,油然从心底里生出一份敬意来。叶子不会芜杂到销了花的颜色,自顾自泼剌剌地疯长,花儿也不会登上高枝做望断云涯状而轻贱了叶子的映衬。花与叶子浑然一体,和谐的保持着那一份美,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默契不言而喻,心犀相通,守着一份曼妙的情愫,彼此云汉迢遥,思念却不舍昼夜。

  那兰花,没有浓烈馥郁的香味,连花开的模样也决计不是张扬,灿烂的。总是低调的默守一份从容和高雅。萼萼花蕊从疏淡的叶子里薄薄浅出,然后擎出纤细的茎,花才开始绽放,一缕缕馨香含蓄地释放着,无需害羞,它本自脱俗,也无需鲜艳,它本自淡雅。恰到好处地融入性格,自是一副怡然,含蓄,耐读的姿态。

  兰的品性高洁,它是一种会爱的花,不施粉黛,不着铅华,美丽却一自天成。和兰花在一起,其言也馨,其情也雅。品兰,品兰花一样的人,生活从此多了一束高贵的牵挂,心海里从此种植一株解语的奇葩。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它清新飘逸的幽香、刚柔相济的叶丛、端庄素雅的风韵,历来为人们推崇和钟爱,与梅、菊、竹称为四君子。古往今来,描绘和赞赏兰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兰花曾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至爱,古人对“四君子”中的兰花就有许多赞美之词。其中有一句就是“气质美如兰”,借以形容人的高雅脱俗,而这一句也正说明了兰花气质的高贵。虽然人们对兰花有许多赞美之词,但我觉得兰花并没有人们说的那样神奇。记得爸爸刚把兰花抱回家的时候,我看了它一眼,觉得兰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兰花开放的那天傍晚,却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兰花的看法。

  记得那晚,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如丝的小雨,微风轻轻一吹,窗外的景色变得如诗如画,我正欣赏窗外的美景,突然,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我轻轻地吸了一口气,——多么清新的空气啊!在这清新的空气中飘着一股清香,幽幽的、淡淡的,我的鼻翼翕动,刚刚闻到一丝幽香,但它又飘然而去了,无意间又忽然袭来,那似有似无的清香使我着迷。在我迷惑的时候,我的目光不知不觉落到了兰花身上:“原来是兰花开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我走近兰花,仔细观察着这盆兰花,只见绿绿的像剑一样的叶子里,伸出一枝暗紫色的花茎,茎上开着几朵紫色的小花,每朵花看上去都像一个小小的蝴蝶。我正欣赏着这可爱的小花,那股淡淡的幽香又飘然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时我被这股清香彻底征服了。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如此钟爱兰花,原来他们喜欢的不仅仅是兰花的清香,而是从兰花身上找到了一种高贵的品质,你看,兰花并不起眼,但它却把幽香奉献给了人们,而当你注意到它时,那股幽香又悄悄而去,它从来不刻意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奉献自己,这不正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吗?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像兰花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像环卫工人,他们的职业非常普通,可是他们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是他们把干净整洁的城市风貌奉献给了人们。这不正是兰花精神的写照吗?

  我爱兰花,爱它那幽幽的清香,但我更爱它那不炫耀自己却把清香奉献给人们的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