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仪容仪表的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读书日,让我们捧起书来
亲爱的同学们,4月23日,也就是本周五,是世界读书日,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巧合的是,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等许多世界著名作家都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发现读书的乐趣。
近年来,“世界读书日”已成为各国众多读者的一个共同的节日。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很多发达国家不论高层还是平民,都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持卡人数仍高达1.48亿,即每两个美国人就有一人持有读者证;据统计,美国国民去公共图书馆的人数是观看足球、篮球、棒球、曲棍球合计总人数的5倍多。
俄国人酷爱读书是举世闻名的。在莫斯科的地铁上,随时可见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在专心捧读。并且这些捧读者中,读的不少都是苏俄大师的名著。
日本人爱读书也是举世公认的。在日本的电车、巴士上,无论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还是身穿校服的学子,差不多都在专心看书。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大国,历代重视教育与读书。古代有许多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悬梁刺股的孙敬和苏秦、欧阳修的“三上”读书、范仲淹苦读的佳话等等。几千年来,不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了。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世界读书日开始,从今天开始,走近班级图书角,走进图书阅览室,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吧!
让读书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好习惯,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读书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学生仪容仪表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学生仪容仪表美
仪容指人的容貌,仪表即人的外表,它包括服饰和容貌等方面。一般说来,整洁端庄的仪容、朴实大方的装扮是最符合社会共同审美要求的。那么,中学生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外表形象呢?
学校对同学们的仪容仪表上有如下的具体要求:一是学生进入校园要穿校服,不背挎包或休闲包;二是男同学不留长发,不剃光头,不染发,不理碎发,一律理短发;三是女同学短发或扎马尾辫,不涂脂抹粉,不涂指甲油,不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梳怪发型。四是不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饰物。五是不穿拖鞋,女生不穿高跟鞋。
以上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无法接受,认为这是对一个人个性的束缚、自由的压迫,对美的摧残。有这种念头的同学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或其中之一。
一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发展了解肤浅。个性的张扬不是一种为所欲为的态度,不然所谓的个性恰恰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况且,不少同学在追求奇装异服时其实是在模仿某一歌星的装扮,所以就谈不上独立的个性了,这是一种虚荣的不自知的盲从心理在作怪,毫无独立的人格可言。
二是对美的曲解和庸俗理解。美是给人愉悦的体验和感受,自己觉得美不一定是美的,只有在大多数人感受到了和谐与美好的时候,才可以说是美的。个别同学的仪容仪表给了人们不伦不类的感觉,还能说美吗?这只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的'底下和庸俗。
三是反映了极少数学生的走向堕落的萌芽。研究青少年犯罪的许多专家认为,一个学生将要有犯罪可能的时候有许多征兆,其中之一就是在仪容仪表上追求另类,在打扮上透出一种颓废、叛逆、不健康的倾向。实际上同学们也多有了解,那些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哪一个不是在仪容仪表上有问题的呢?
同学们,其实要求学生合乎仪容仪表规范,不是什么特殊的要求,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问题上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首先从仪容仪表上展现自己的美吧,让青春向上的美伴随我们走过学生时期的每一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学生仪容仪表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注重仪容仪表,做文明中学生》。
我们大家都知道仪容仪表是个人涵养的外在表现,打眼一看,穿着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有度,反映出一个人精神风貌。在日常交往中,这是一张没有文字却形象生动的名片。社会赋予中学生应有的仪容仪表要求,整齐的校服、干净朴素的仪容仪表、文明友善的行为举止,处处折射出同学们青春靓丽、朝气蓬勃。
基于这种认识和当前部分同学的着装特点,我校开展《仪容仪表专项整顿活动》。检查结果表明我们龙中绝大多数学生着装规范、举止文明。能够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明确指出,检查中仍然有些同学的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有些同学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表,把自己当作一个成年人来打扮,追赶时髦,效仿所谓的明星,以为那就是美,那样就是帅。其实,这不仅不是个性的表现,恰恰是自己的沦丧,我们现在正值花样年华,我们的仪表形象应该表现为青春活力,热情奔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要穿戴整洁干净、得体大方,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美。青少年现在正处在人生的最美丽、最珍贵的时期,无须打扮就青春靓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为龙中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仪容仪表仅仅是外在表现,真正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应该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品德,尊重他人。“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具备了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言行举止自然应运而生。
所以,从现在起,请注意,保持友善的微笑,挺拔自己的身姿,注意得体干净整齐的着装,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上,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龙中,而我则是龙中合格的一员。
中学生仪容仪表的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的主题是《高中生应有的仪容仪表》。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的读书人历来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由此可见,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十分注重。读书改变命运。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正处于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标与理想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仪容仪表,就应该是文质彬彬、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
我们一般说的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服饰和姿态,是人的面貌的体现,是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显著特征。作为高中生,我们的仪容仪表是本身素质的体现,反映了我们的风貌,讲究仪容仪表也是与人交往的礼节要求,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
高中阶段,视野更加开阔,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更加活跃。在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有少数同学在仪容仪表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例如:穿着新潮、怪异、戴耳丁、烫发染发、抹口红等。虽然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若不加以引导,除了影响本人的同时,还会对辨别力和审美观还不成熟的一些同学有误导作用,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在生活和媒体中见过各种人物的穿着,这些都能提高我们对仪表美的认识。农民仪表淳朴,战士仪表威武,演员仪表华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有他们独特的美与韵味。仪表之美,不在于新奇或是时髦,而在于显示人的面貌和文化品位,与身份相和谐、相适应。十七八岁是人生最美的花季,蓬头垢面,邋里邋遢使人不舒服;衣冠不整、花里胡哨显得不稳重;而刻意的“社会化”、模仿自己崇拜的明星装束,奇装异服的穿着又与校园的幽雅情调不相称,更会让人感到刺目、浅薄、不伦不类。一个文明的高中生,应该仪表整洁、大方、清新、明快,显示出青春的活力,给人以蓬勃向上、热爱生活的感觉。盲目追求流行、新奇,会失去学生的纯真、失去自己。
对于我们身上所穿的校服,它的确不如社会上其它的一些服装那么色彩艳丽、样式新奇,但它却是最符合学生的'身份、最具代表性的服饰。穿着校服,与校园情调相得益彰,眼前不再是一片眼花缭乱。正如现在的同学们都穿着校服,队伍看来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体现出了同学们自身良好的风貌,也突显出一个学校积极向上的。
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高中生提出应有的仪表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端正作风,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使学校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们终究还是学生,应该从自己的仪表上显示出学生的谦逊和温和,而不是桀骜不逊的样子;不刻意模仿流行前卫的打扮,而是要符合身份地着装。与穿着相比,我们更要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表现自己,发展。
同学们,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我们过多的被身边的风景所吸引,只关注华丽外表的模仿,而不去注重个人内在的修养,或许远方只是一个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同学们,让我们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尽情展示高中生的青春与朝气,迎接挑战、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