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幼儿教师演讲稿 篇1
我是一只小鸟,愿为幼儿送去欢歌。
我是一朵白云,愿为幼儿送去欢乐。
我是一缕清风,愿为幼儿送去勃勃生机。
我在幼教行业中已经行程了七年了,幼儿教师是我从事的职业。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与孩子们每天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天真、坦率、真诚的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促使着我一直奋斗在幼教的行业中。一直以孩子们为伴,一直以孩子们为友,我为我选择了一个播撒爱的职业而骄傲、自豪、庆幸。把我毕生的精力献给幼教事业,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一行。
回想当初,时间的指针要拨回到填报志愿时,天真幼稚的我,只是因为喜欢小孩,加上天性活泼、爱动,所以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幼师专业,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与幼教结下了缘。但是现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三年的幼师生活结束了,我带着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来到了幼儿园。这些遐想和憧憬变为了泡沫,接下来带给我的是孩子们的吵闹声和没完没了的告状,判不清的案情,小孩子们的拉撒,当时我觉得我选择错了,我动摇了。但是我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与孩子们就在这吵闹声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我嗓子沙哑时,孩子们会从家里拿来含片给我吃,当我沉默时,孩子们会摇着我的手,两眼望着我说:“吴老师是我们惹你生气了吗?我们是好孩子,不惹你生气……”我真的被孩子们的天真,童心所感化,这时我发现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一种普通而光荣的职业,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到了这一行中的内涵,我庆幸我坚定了我的选择。
挫折使我坚强,失败使我奋进,七年的风风雨雨水使我在摔摔打打中成熟了,使我懂得了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做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照着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到温暖。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神圣的,伟大的,每当与孩子们做游戏时,他们会争先恐后抢着拉我的手,为能够被老师拉着而感到高兴,还要把这高兴的事到晚上和妈妈说:“今天,做游戏时老师拉我的手了,老师喜欢我!”孩子纯真的童心多么的宝贵,我每天与孩子们同乐、同玩、同欢笑,被童趣感染着,被快乐围绕着,我的心也在净化着,有谁能不羡慕我的选择呢?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多少次毕业歌声响起,我的眼泪都抑制不住的流下,孩子们更是泪流不止,天真的说:“我不离开幼儿园,我不上学……”小鸟终归要飞向蓝天,我只有把对孩子们的期望、爱心倾写在他们离园的纪念册上,让他们带着美好的祝福启程,我的心被孩子的童年包围着,感化着,我为能拥有这份童心童趣感到幸福,我为我每天的工作能有一群天真的孩子包围着而感到骄傲,我更为我选择了这个无尚崇高的职业而感到骄傲。
我知道我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然而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要想读懂他们就要细细的品味,耐心的翻看,我将为读懂每一本书永远翻看下去而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一行!!!
热爱幼儿教师演讲稿 篇2
幼儿园这片净土,宁静、美丽。我象一个无忧无虑的弄潮儿在这纯真的爱河里倘徉。心中感悟:童心,如金子般的珍贵。
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大自然中一片新绿,朵朵雏红尚且令我激动不已,更何况这群天真无邪的小宝贝!在我的心目中,孩子们的眼最真,情最美,心最善。
一届届幼儿交替着,我的春夏秋冬也在轮回。每天的工作是平凡的,甚至是琐碎的,但我从郑欣宜的微笑、严峻初的善言、沈镓骆的憨态、叶记的好奇心和童心筑起孩子心中最美的风景。每天听着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问候,对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抚摸着孩子们的小脑袋,心中涌起千般感触。从今天起,我再一次成为了孩子们的老师,我仅仅做个好老师吗?孩子们稚嫩的笑声感染了我,我很快就融入其中,和孩子们每一次活动每一次交流,我都尽量用心体会,依然为自己能从事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感到自豪。
每当午睡时,我把目光投向熟睡中的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时而努起小嘴,时而呓呓梦语,带着几分天真,几分稚气。我亲昵地摸摸这个、又亲亲那个,周围一片静寂。偶尔听到孩子们均匀而清澈的鼾声。此时,望着进入甜美梦乡的孩子们,我总觉得自己跟孩子们已经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情感,我越来越舍不得离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了。
十五年来,我从老师姐姐变成了老师阿姨、老师妈妈,等我老了,我将会变成老师奶奶,到那时,我满头银丝,戴着老花镜,笑眯眯的给他们讲“小红帽”的故事,而孩子们就象小鸟一样围在我身边,听完了摇着我的手央求我再讲一个,那是副多么美丽而温馨的画面啊!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也许永远享受不到鲜花簇拥的非凡风光,但是有一种非凡是可以完全由我自己来创造来把握的,那就是把我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所以,无论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掌声雷动也好,孤寂独处也好,我将永远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火一样的激情。
听!孩子们一句句纯真的“老师好”,不正象缕缕春风,让你感到陶醉吗?
看!在硕果累累的秋天,孩子们频频传来的捷报,不正象沁人心脾的果香,让你感到满足吗?
我踌躇满志地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中,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热爱幼儿教师演讲稿 篇3
记得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我和张、连连老师带托班的孩子,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新的开始,一开始的工作就是熟悉幼儿,知道怎样做一名幼师。经过两位老师的经验传达,还有更多老师们的提醒与帮助,自己也不那么束手无策,慢慢地自己可以胜任担当教师这个职务了,在这里谢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谢谢~!
从一开始对孩子只是义务的看管和教育到现在是真的喜欢每一个孩子,喜欢他们的笑,他们的调皮,他们的甜言蜜语。
从一开始到只是挂名的幼儿教师到现在真正为人师。不光是工作内容还有自己内心真正的改变。这些改变慢慢的影响着我。之前的小邓老师只喜欢和好玩的孩子交流,现在每一个孩子我都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并且爱上了每一个孩子。
之前的小邓老师是一个每天上班只想着下班,熬时间大多数时间在抱怨孩子太乱了,乱的心烦,而现在我在享受幼儿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从早晨入园到下午送孩子离园我都没有一刻实在嫌弃时间过得慢。一天中所有的活动在快乐的时光中进行完。
之前的小邓老师一有课要上就烦。就怕。这些烦和怕来自于孩子不听我的话。常规乱。备课内容在一上课就忘光。那时候心里烦,上课烦,上完课还烦。而现在我没有了那种情绪和心理,我在享受和你们一起相处的每一节课,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好奇的眼神让我找到了我的价值,我知道他们想听我的嘴巴里讲出他们好奇的故事。我慢慢的有信心,敢上课,慢慢的不怕你们的乱和闹。尽管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乱我也没有个那种情绪。
之前的小邓老师看到孩子作到一些事情觉得是理所应当会的。不会有任何情感的变化,而现在发现班里的孩子从不爱说话变的爱说话,从没礼貌变的有礼貌等等任何一件小事我都会开心的告诉班里的其他两位老师。给他们分享我的发现和喜悦。我会为了你们一点点的改变而欢呼雀跃。而这些改变都是孩子们的影响,是你们让我成长。
我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依赖别人的人,当初出来实习就是因为有伴我才有勇气不在做一个学生,可是好久不长,他俩突然离开了我,让我不知所措,很苦恼,第一个想法就是那我也离开吧,可是心里对这个答案又不是那么的愿意服从。终究要一个人呀,依靠谁都不如依靠自己,所以,我安慰自己说自己试一试。在自己的那些天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帮助,你们的鼓励,我慢慢的适应了和你们一起的日子,和晓晓老师相处一点压力没有,杜老师又想妈妈一样关心着我和班里孩子。就在这和谐的环境中我喜欢上课这里。之前离开的想法烟消云散。我上课慢慢的变好,上次听李老师说我上课进步了,我很开心。
社会上有好多的幼师负面新闻,伤害孩子,打孩子,每一个新闻都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压力。不过,我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和爱来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家长真正放心。人民教师本就是无私。
这些只是我入职半年来一点点的感受和经历,在做一名幼师的路上才刚刚站在起点,以后会有更多的感动和爱来分享。我庆幸是一名幼儿教师,因为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
热爱幼儿教师演讲稿 篇4
1、孩子的问题不存在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原因,每一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2、在很多孩子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经历和期望、恐惧和担心。我们成年人不应该认为,每一个问题仅仅是这个问题的本身而已。
3、回答孩子的问题需要时间,成年人应该为他们付出时间。仅仅提供快餐式的回答不能对孩子有所帮助,也根本不能使孩子深入地领会他们所得到的答案。
4、很多孩子的问题开始听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个具体的就事论事的答案,听起来多少有点简单。但是大量的孩子提问的目的在于想得到“间接”的答案。我们成年人只有注意孩子问题中的“自我表露”,才能理解他们的问题——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
5、孩子的问题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如果问题真的多余,孩子也不会提出来。
6、孩子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十分严肃的讨论的开始。懂得赞赏孩子提出问题的人,才会把孩子视为平等的对话伙伴。
7、虽然孩子对于很多问题希望得到答案,通常的经验表明,他们常常在内心里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当你给出答案的时候,孩子会用他自己的答案和成年人的答案做比较。所以,关切地、友好地向他们提出反问常常不失为一种好的回答。
8、孩子的提问是一种促使人思考的哲理化形式。应该以娱乐和严肃的两种方式共同思考它的意义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发展想象力和可能性并追踪孩子的想法。
9、孩子提出的问题有其内在的目的,成年人应该弄明白它。孩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常常能够告诉我们,孩子的情绪怎样,他们心里想的什么。
10、孩子提出问题,是因为他们对某事不理解或者对某事有感受。提出问题有助于孩子在行为领域吸收新的经验。
11、孩子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对生活有着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所以,孩子们提出问题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不知道的事情,而且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12、孩子的问题来自于他们呢要使事情得到解释的好奇心。不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品头论足,就有可能窒息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丧失增长知识的能力。
13、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对事件的惊叹,孩子们想通过提问的方式更广泛地认识事件的意义。就这点来说,孩子们的惊讶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触动的结果。
14、孩子们提出问题的基本理由来自于这样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即有“为什么”,就有“因为,所以”。
15、当孩子们认为他们的环境是民主的、没有偏见的和充满理解的时候,孩子们最能提出问题。
16、孩子的问题常常产生于积极的行动,而不是长篇说教,所以为孩子创造机会,获得更多的行动经历,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
17、如果孩子的提问不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扰,不受大量的媒体影响或者不受到过分的呵护,那么孩子的提问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同样地,也只有生活在孩子能够有基本安全感的地方,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能够待在他们身边,孩子的问题才能产生出来。
18、孩子提出的问题也能产生于孩子所犯的错误。由于孩子没有我们成年人这么丰富的经验,所以,可以而且必须允许孩子们做一些事情或试验,即使这些事情和试验在我们看来,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就是不能对孩子和他人造成伤害或构成危险。
19、不允许,也不能把孩子提出的“尴尬”问题归罪于孩子。作为成年人更应该弄清楚,为什么孩子提出的问题会使自己感到尴尬、难堪。
20、没有哪个成年人能够立即知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们,但是成年人必须做出努力,以使孩子能够自己找到或获得答案。
21、孩子的问题来自于儿童的特殊思维方式。成年人的任务就是,使自己设身处地地进入孩子们魔幻式的、充满图画和神话的思维中去。
22、提问和回答是我们“交流文化”的一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就意味着精心呵护我们的这种“交流文化”。
23、孩子的问题常常包含伦理道德方面的看法、基本价值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所以回答孩子的问题是与孩子一起体验伦理价值观的好途径。
24、孩子的问题产生于孩子们思想的自由发挥。理解欣赏孩子的问题意味着帮助孩子达到自由,不再使压力和困境成为他们行为的出发点。
25、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许在画册或儿童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孩子可以在书海里遨游,而电视、电脑游戏是不能达到读书的效果的,类似的动作片不能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答案。
26、白日梦和幻想是孩子对自己关注的一部分。孩子们常常是在这个时候思考他们的问题和答案。所以应该留给孩子在生活中保持梦想和幻想的机会。
27、孩子的问题产生于他们所参与的成年人的负责任的生活。市场化的儿童文化,把孩子放到一个封闭的保护空间了,或特殊的培养机构里,都不能帮助孩子找到生活的答案。相反,要让孩子们在一个与成年人有着稳固关系的、安全的环境中自然成长,才能使他们找到人生的答案。
28、孩子的问题使思维始终保持运动状态。不接受孩子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断地提供现成的、完成了的答案将导致他们的思维的停滞。
29、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将导致孩子的思维受到限制。
30、孩子提出问题表明了他有兴趣研究,琢磨自己的和别人的想法。
31、孩子提出问题是他们有勇气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的真实证明。正像《皇帝的新装》这则童话里的一个孩子,是他说出了皇帝根本没有穿衣服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