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列表页

区教研发言稿

2025-10-29 00:01:51各类稿件

区教研发言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欢迎大家的光临!天很冷。路很远,空间很小,辛苦大家了!

  首先我很荣幸与两位中青年教师并肩作战在初三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他们都是我们学校的精英。我是从上届初三留任下来,合作相当愉快。上课的小周老师是华师大课程与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来我校工作仅三年。三年中,小周老师勤奋好学,学校也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多方搭建平台,所以她成长很快。

  下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本学期我们在作文教学上的几点做法。

  第一、作文教学达礼目标的制订。

  目前,我校正处在新优质学校的创建中,积极探索构建具有航中特色的“相符、相适、相融、相长;互敬、互问、互动、互助”为内涵的“达礼”课堂,每节课时目标设置都增设了达礼目标,作文课也不例外。培养良好的圈划批注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作和阅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成为了我们写作教学的达礼目标;周老师这节作文课的达礼目标是通过多种资源的综合运用,提升写作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合作力。达礼目标的制订,提升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认识水平。

  第二,明确作文教学思路。学期初,在教研员殷秀德老师的直接指导下,我们确定了“选”—“立”—“连”—“修”—“转”的写作教学思路。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本学期的作文训练主要从家庭生活、学生自我成长和学校生活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每次考试的作文题,训练学生学会审题、提炼中心、选择材料、确定详略、巧妙布局、多角度挖掘主题,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在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的基础上用流畅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周老师的这节研讨课预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初三作文教学系列“选”—“立”—“连”—“修”—“转”的第三步“连”。如何处理事件之间的衔接。

  第三,注重修改,建立精品学习网。本学期我们在作文的修改上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每个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我们都做到了面批,而且每一篇作文都经历了2—3次的修改。刚刚小周老师课堂上采用的例文,都是根据此节课的需要从她自己班上学生的作文中挑选的,应该还算比较好的,但还不能说是班上最好的。对于我们这样学校的生源来说,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确实也是不容易。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们修改学生的作文是从材料的选择与详略处理到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主旨的深化与升华再到字、词、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第一稿我们是采用考试用的作文纸,学生手写,老师面批,指导学生修改,改完后学生打出来,老师再批阅修改,有的时候根据情况我们也会采取自批、互批的方式。再整理形成电子稿。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作文资料库、班级作文资料库以及学生个人作文资料库。

  当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存在诸多的困惑:如除了教材文本和学生作文之外的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设计等等。还需要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今天周老师的课也仅仅只是提供一个研讨的载体,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区教研发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同志们:

  你们好!

  上学期期末,我校考取得骄人成绩,语文学科遥遥领先,全区第一,并且比第二名平均分高4分多;数学学科平均分处于第三,优秀率、及格率处于第三的好成绩。

  面对这令人欣喜的成绩,不仅仅是我,感到异常兴奋与激动!我们每位教师心情都异常自豪。

  成绩背后,是汗水的浇灌。学生们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长先进理念的指引,家长的支持、每位教师的辛勤辅导,更离不开学生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

  x年9月,我们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港区一所新建学校,学生来源是合并了六所村小,x年底期末考试,局直学校加区中心校共16个,我校成绩当时列位13名,到x年,我校成绩处于中下游,进步至第8名,x年期末抽测,我校位于中游第6,x年,我校教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至此,我们的“质量强校”之梦真正开始实现,作为中心人,港区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是个短板的自卑感可以逐渐淡化。

  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每天放学,老师们都不愿回家,义务为孩子们进行辅导,双休日,我们的老师又集中部分学困生,义务补课,甚至还免费为学生提供午餐。老师们放弃了酷爱的运动和休闲,割舍了听音乐的时间,而这,,老师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在教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耐心、细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教学辅导,为考前辅导想尽办法,全力以赴。

  本次语文、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前进,语文是我们学校的新胜利,更是我们中心学校的全面胜利!是在其他各个方面,各项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新突破,新进展。

  除区抽测成绩外,我校全体师生不负众望,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成绩均创新高。一年级各科平均成绩都在90分左右。其他年级的成绩,班与班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小,及格率、优秀率也大幅提高。

  本次成绩突飞猛进的进步,激发了我们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斗志。伴随着我们努力的冲击波,向我们飘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惊喜,中心学校人赢得的是一份又一份的光荣,实现的是一个又一个期盼。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校各项工作全面开花不再是梦想!

区教研发言稿 篇3

  各位老师:

  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我来六中的工作,很高心。我来中已经一年半了,接触初中教学也一年半了,总体感觉一个字“累”。要说累在哪里?还真的不好说。刚开始,我认为初中物理的教学应该不难,或者说教学上应该很顺利才对。但是从上班的哪一天开始,自己感觉我上的每一堂课都不能使自己满意,准确的说应该是失败。我用了很长时间想“为什么会这样哪?”。我想有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不能了解学情。对初中学生的心理了解的很少,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所以在课堂组织上,心里没数。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丰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能够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诠释,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的不紧密,是学生理解接受一个物理概念产生了不必要的障碍。三、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上课的过程中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个人素质方面离以为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素质差距很大,如上课的语言表达,形体语言的使用,组织二次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上的灵活应用等方面都需要学习提高。这一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日常教学需要时间,以上的几个方面改变需要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累。

  虽然累了些,但是每天都有收获。这些收获来自于物理组浓厚的教研氛围。在教学上有问题和困惑,都能够随时随地的问办公室的老师,得到及时的解决。记得这一周的周一,我对焦耳定律的实验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弄不明白,向办公室的老师问时,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解决了,我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办公室的集体备课,就这样无时无刻的进行,随时随地的开展。我本人教学方面的提高就是这样不断地、慢慢地进行。办公室的老师对于提高我的教学素质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提高不是很明显,辜负了老师们的帮助。由于个人素质实在太差,我想只能慢慢的提高。就像一个不会武功的小孩,师傅的武功再好、再多,小孩也不会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的。经历几次的讲课,使我意识到课堂教学艺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只能慢慢地学习来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有意识的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探索把物理课堂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学的信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区教研发言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刚才我们一起观摩了一节数学案例的动态呈现。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数学教研组本学期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区域教研。在明确主题后,我们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培训。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是因为他具有代表性。最后推选了韩艳华老师执教。

  今天,她给我们展示了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发展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好

  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体现突出

  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三、教法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2、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四、学法

  教师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1、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2、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

  3、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4、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5、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6、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总之、韩老师这节课上的很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