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列表页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2025-11-02 15:08:08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课标要求:

  1、学会正确地唱歌资势,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然呼吸,做到不耸肩,不出声。

  2、学会常用基本符号。

  3、有感情地唱,能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的开始和结束。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本册教材共课时,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本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册所学内容,能独立唱完所学的每一首歌。

  2、掌握本册中的音乐知识。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内容分析:

  四年级的学习很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学期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这学期所学为接下来的两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学期的教材加深了乐理上的难度,比如一个升调,升调,还原音,理解3/8,6/8拍的含义,知道六拍的强弱,学习它的指挥图式,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识别速度标志;懂得保持音标等。唱歌要学的歌有16首,每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变调标记:凸起标记和还原标记,知道它们的作用。

  2.学一个升调,熟悉G自然大调每个音在高音谱表和键盘上的位置(不需要调式和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和6/8次签名的含义。了解六拍强弱规律,学习他们的指挥图式。

  4.学习三和弦和切分音;识别速度标志;知道提示音标记。

  5.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渐扩大高音。

  6.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7.唱抱调的时候声音要饱满。

  8.学习两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平衡和音色的`协调。

  流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特见解。

  2.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欲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练习过程,培养学生在小组中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习,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热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渐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通过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风格、思想倾向和人文内涵,培养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培养。

  4.在音乐作品中歌颂祖国的山川、人民、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5.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流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特见解。

  2.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欲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练习过程,培养学生在小组中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重点和难点:

  焦点:

  1.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了解京剧及相关剧目的历史发展和优秀演员。

  3.能够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来表达音乐剧中指定的场景。

  困难:

  1.瓦特小时

  四、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四年级学生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1.声乐:可以通过缓慢缓慢的呼吸,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器乐:掌握所学乐器的名称、外观、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3.欣赏: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

  4.视唱练耳和节奏练习:基本掌握知识。

  5.表现:能根据要求安排动作,正确表达歌曲内容。

  6.有问题:

  (1)语调不够正确。

  (2)视唱能力有待加强。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研究《大纲》和教材,掌握乐理、听力、歌唱练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紧密配合。

  2.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点,通过音乐表现手段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歌曲的感受。

  4.运用多种方法,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兴趣:故事介绍、活泼的歌唱、音乐游戏、舞蹈,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5.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全册教材分析及教学总目标

  教材分析:

  由于还处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总目标:

  1、演唱: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表现一定场景。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等。

  4、识读乐谱

  (1)复习简单的节奏符号,并能创作简短的节奏。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5、创作实践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或手势,来表现声音或音乐。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音乐,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三、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四、教学进度

  课次

  (单元)

  课题(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一我的朋友DoReMi 4 1-2

  二快乐恰恰恰4 3-4

  三百灵鸟的歌4 5-7

  四采山谣4 8-9

  五欢乐谷4 10-11

  六牧笛声声4 12-13

  七爷爷故事多4 14-15

  八我又长大一岁了4 16-17

  总复习2 18

  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计划2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各种律动,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感受音乐的情绪,能够正确地表达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切分音、渐强、渐弱、附点八分音符。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歌曲曲式形式。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认识基本的简单的节奏,能够在音乐中表现出一定的律动自觉性来。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8课,欣赏8课,音乐实践3课,活动2课(除开音乐剧单元),音乐知识4课,音乐剧1课。欣赏与歌唱的部分同等重要,比例均等,音乐知识的比重较大、在音乐实践方面也给予了相当的分量。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习、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二)难点: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习是难点。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美的音色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但也是有着较难地方。

  3、在欣赏中如何掌握欣赏的方法,以及对乐器的音色的听辨是极为困难的。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忆江南、西湖春晓

  2少先队采茶歌、江南好

  3音乐实践、天山之春

  4唱山歌、苗岭的早晨

  5竹竿舞、苗岭的早晨

  6久不唱歌忘记歌、十六分音符

  7小山羊、生旦净丑荟精粹

  8唱脸谱、急急风

  9甘洒热血写春秋、京调

  10木瓜恰恰恰、切分音、切分节奏

  11红蜻蜓、渐强、渐弱

  12飞驰的鹰、凯皮拉的小火车

  13尼罗河主题曲、音乐实践

  14中国功夫、附点八分音符

  15男儿当自强、武术

  16少林,少林、音乐实践

  17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思想状况

  本学期所带四年级音乐课,本年级共有3个教学班,各班级人数均在五、六十人左右。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习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