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假研修培训心得体会集锦 篇1
在学校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参加了20xx年中小学专任教师研修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使我受益匪浅。
上午,是xx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培训,通过培训,我更深刻的了解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其实是多种学科的结合,包括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课程,教材的研读不能只局限于当前年级,要研究多年级的教材。
xx老师围绕着课标、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基本理念为我们深刻剖析了道德与法治这一个学科的核心。课程基本理念包括三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学生的生活受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我们要围绕着课程基本理念来进行备课和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所以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我们要从社会、国家、世界等多方面为学生拓展见识。
下午,是xx老师以“能力为重德育为先”为主题展开的培训。
xx老师以“天气”和“地气”展开,“地气”就是弄清教学中的重点和基本问题,做个实事求是的儿童研究者。“天气”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问题,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先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方面梳理道德与法治的重难点,新教材采用主题统领下的`跨学科编写方式,把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整合。然后讲了品德教师的职责。教师不一定是道德的化身,但教师具有道德很重要。教师应该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引导学生正向的发展。教师要恪尽职守去实现从不知到知、不会到会、不能到能的转换。
接着讲授了教学《道德与法治》是培育生存智慧。使我再一次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不是在教一个知识体系,也不是一些道德法治体系的拼盘。而是将各种知识、现实情景、人类情感、社会规则、未来志向结合在一起而综合形成的最佳生活判断、行动方式、决策能力等,这是一种教育实践智慧的存在状态。
教师暑假研修培训心得体会集锦 篇2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已经燃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学校体育改革浪潮,全体同仁共同努力和付出,把这次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作为改变我们体育教师形象的时机。让体育教师成为具有不可代替的,具有高超专业素养的、备受关注的人群。让学校体育也像其他学科那受到社会和领导的关注。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去教育学生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大目标。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以使他们将来能够精力旺盛地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通过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这次培训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身为老师,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学中学,在教研中,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这次培训是紧张、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师暑假研修培训心得体会集锦 篇3
当今教育的多元化趋势要求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形成综合实践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一、与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校园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学校的新闻和活动报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校的最新动态,知道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荣誉,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其次,我们可以收集一些与小学生相关的优质网站资源,推荐给学生使用。这些网站可以包含社会新闻、科普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在这些网站中浏览,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各种现象,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熏陶。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在线互动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可以组织线上辩论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互动中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品德修养。通过以上的创新做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互联网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因为它具有巨大的存储容量、丰富的媒体种类以及便捷快速的检索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理想资源。共享教育资源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有助于知识的充分整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网络知识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料,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记录个人学习和成长中的点滴,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练笔能力。通过注重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二、与艺术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电脑绘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将美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举个例子,老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浏览美术作品并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比起仅仅听老师讲解,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除了与美术整合,信息技术还可以与音乐结合起来。比如,通过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来聆听音乐,或者使用MIDI软件来编辑音乐。这样的整合能够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体验和学习信息技术。
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我们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信息交流方式以及师生角色,并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学以致用,学科整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立体式”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例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
四、学科整合、全面发展
当今教育的多元化趋势要求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形成综合实践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一)、与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校园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学校的新闻和活动报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校的最新动态,知道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荣誉,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其次,我们可以收集一些与小学生相关的优质网站资源,推荐给学生使用。这些网站可以包含社会新闻、科普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在这些网站中浏览,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各种现象,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熏陶。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在线互动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可以组织线上辩论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互动中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品德修养。通过以上的创新做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二)、与知识学科的整合
互联网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因为它具有巨大的存储容量、丰富的媒体种类以及便捷快速的检索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理想资源。共享教育资源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有助于知识的充分整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网络知识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料,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记录个人学习和成长中的点滴,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练笔能力。通过注重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与艺术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电脑绘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将美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举个例子,老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浏览美术作品并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比起仅仅听老师讲解,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除了与美术整合,信息技术还可以与音乐结合起来。比如,通过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来聆听音乐,或者使用MIDI软件来编辑音乐。这样的整合能够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体验和学习信息技术。
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我们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信息交流方式以及师生角色,并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评价整合,检查效果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评价备受重视。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应用能力的工具学科,其培养学生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标十分重要。因此,评价应该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环节。例如,在教学使用“画图”软件后,可以采用“开放式评价法”,让学生制作作品并通过作品展示中的学生参与评价来进行评估。又如,当教授三年级的学生使用“写字板”软件时,可以采用“指定内容,具体考核”的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按要求使用“写字板”软件撰写一篇文章,然后由教师进行打分评估。同时,在每个单元结束时,可以进行一次“活动评价”,准备两棵知识树,树上结满了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果实,并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该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摘果子”活动,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果实涂成红色,表示已经摘下。这种趣味的评价方式能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大胆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次学习。
教师暑假研修培训心得体会集锦 篇4
假期,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寒假教师研修”几位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优秀教师的平凡和伟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有待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多发挥这些精神,提高自己。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让我们接过楷模手中理想的火炬,勇敢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点燃灿烂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