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喜爱冒险的格利佛,第一次去航海,出事故到了小人国,小人国里全是身高几厘米的小人。此后,他又到了大人国,那里的人足有六七十米高。从大人国逃出来后,他有到了飞岛国,飞岛国是一个由一个巨大的飞行着的巨石组成的国家,那里的人崇尚音乐。最后他又到了慧马国,那里的马拥有着和人一样的智慧。
格利佛通过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的离奇遭遇,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辛辣讽刺了英国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格利佛每到一个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闻目睹,无奇不有。作者对每一种情景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我读起来妙趣横生。作者就这样既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还抒发了自己所想表达的观点——讽刺英国18世纪前半期的社会矛盾。这种描写手法独特,值得我学习。
这就是我读了《格列佛游记》的想法。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2
在众多名著中,《格列佛游记》可以算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
可以说格列佛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每一次出行,都会遭遇危险,触礁,暴风雨,海盗,水手叛变他都经历过。值得庆幸的是他每次都能平安的回到家,而且还增长了许多见闻。值得赞赏的是,他并没有因为“出师不利”而放弃,反而在挫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越挫越勇。正是因为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我们才能看到这四个奇特的国家。
而我最想谈谈的就是在慧骃国,那是一个颠倒的世界,马成了领导者。然而这并不是普通的马,而是一种充满了智慧的马。它们仁慈、诚实,在这个美好国度中没有欺骗,没有犯罪,使格列佛产生了想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再也不回去自己国家的念头,可这个梦想终究没有实现。相反,相貌与人类相似的耶胡却是一种粗俗、恶劣的生物。它们为了争夺放光的宝石而发生争执,甚至导致内战。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争夺财富、名誉、土地,不惜牺牲人力物力。有的人家为了争夺祖上传下来的财富,甚至连家人都要加以迫害。恶劣程度堪比耶胡。
人类尊为“最高等的生物”,在某些方面却不如那些“低等动物”。过度执着于金钱,名利。执着于某种东西,使你有前进的动力,并不是不好。但是过分的执着就会演变成固执。把钱财、名利看得太重,就会忽略了身边的其他东西:亲情、友情。看上去你得到了很多,事实上你失去的太多了,这样并不值得。就如钱财。你为了它,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失去了亲情、友情。更何况你所失去的并不能用钱买回来,你所失去的那些,比你得到的重要得多。又如名利。为了名利,时间、精力不用说。你甚至会因为它而对你的朋友、亲人产生怀疑,觉得他们会不会有一天要把你拖下来,将你踩下去。怀疑、猜忌会让你彻底失去朋友、亲人。这样,即使你爬得再高,没有人同你分享成功的喜悦,你的“奋斗成果”也形同虚设。
慧骃国是一个理想的国度,我们这个世界是没有可能完全达到和平、公平的,也是没有可能完全没有欺骗的。虽然如此,但我们仍需要为达到这个理想境界而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理想境界。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3
终于看完了这本小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格列佛游记》讲的是格列佛因为在海上突遇大风,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过度的离奇旅游,和在这些国度的不同遭遇和受到的不同待遇。
格列佛开始到了小人国,那里非常奇怪,全都是小人,简直是现代人的浓缩版。那里的耕种和现代人差不多,树木河流都缩略了。我也想到那里看看,但是否真的存在呢?
其实这本著作与鲁滨逊颇为相似,但情节众多,表达出格列佛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但又不同于鲁滨逊,鲁滨逊在漂泊之余,感受原野的荒凉,对英国社会不文明的结论得到印证。
在不同的国度里受到的不同待遇使我受益匪浅。
充满嫉妒、罪恶的小人国——
虽然这个国家里的人都很小,但他们心里都充满了嫉妒,他们为了吃蛋的顺序而发生了分支,他们为了格列佛这个“大人山”,而贿赂他,让他帮助自己的国家。有的小人还恩将仇报,想把他赶出这个国家,或者是伤害他。像这样的一个国家,根本不用理会他们。
理想化,有教养的大人国——
在大人国中。虽然格列佛显得非常的渺小,但在这里人们对他的待遇远远的超过了在小人国,这里的人不会因为他小而欺负他,而且巨人国的国王也贤明而正直,而且爱护子民,虽然农夫让他玩杂耍,但是王后还是救了他——把它买了回来。很显然格列佛在大人国收到的待遇与在小人国收到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匪夷所思、千奇百怪的飞岛国——
飞岛国里千奇百怪,里面的发明样样新奇:语言组合机、无毛绵羊等,而且,这里的国王只对他们擅长的数学和音乐这两个科目感兴趣,其余的什么法律,政治根本是毫不关心,他们只钻研自己有兴趣,擅长的科目。这里的人只刻苦钻研它们的发明,不顾其他的事物。
有智慧,有理智的慧马国——
这里是格列佛到达的最后一个国家——慧马国。慧马国是一个“马”的国家,这里面的马们有智慧,有理智,会说话。他们把人类称作“野猢”,意思是人类的骄傲自大和贪婪,他们把人类当做他们的奴隶。
在这里,格列佛见识了很多很多,这里的马们,他们要的就是自由,快乐,道德,理智,智慧……格列佛则体会是社会日益衰落。
总之这本书给我许多写作智慧。读书可以使人明白很多,让我们一起去书的王国中遨游吧!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4
当我翻开了《格列佛游记》时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录所吸引了:小人国历险、大人国历险、会飞的国家……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这些就想快点往下看,想快点了解怎么会有小人国和大人国,国家又怎么会飞。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读起了第一章。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事情。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历险写的栩栩如生,有趣极了。与其说是“格列佛游记”倒不如说成是“我与格列佛的游记”呢,因为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几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历险一样。但是我又从心里佩服他的机智勇敢,他总是给我一中“逆境丛生”的感觉,这点就是他历尽艰险后从新踏上自己的国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坚决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否则的话,若我以后遇到这种事情的话说不定早已经一命呜呼了呢……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5
我以前很不喜欢看世界名著,觉得世界名著都又乏味又复杂,看不懂。可是今年,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利用暑假时间,看完了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著名小说《格列佛游记》,才发现世界名著原来也十分有趣。
《格列佛游记》讲的是书中主人公格列佛医生在一次航海失事后,意外经历了在小人国利立浦特、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勒皮他和慧骃国四个国家的游记。分了四章来描写,通过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奇遇,巧妙地抨击了英国当时的腐败政局,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
先一开始,复杂的人名、地名和航海术语看得我头晕眼花,感到十分乏味。可是当我耐住性子看下去后,越往后我的兴趣就越大。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格列佛一波三折的经历都深深吸引住了我:“他到底回英国了吗?国王对他怎么样?在那里,格列佛还碰到了什么奇妙的事儿?”怀着这一个个疑问,我马不停蹄地看了下去。
看完的时候,我已经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为什么斯威夫特不再多写一点儿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呢?”我不禁有些意尤未尽。
格列佛身上所体现出的很多美德都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章里,他面对弱者——小人国的居民们,不恃强凌弱,还乐于助人,帮他们做了很多需要大力气才能完成的事儿;第二章里,他体现了非凡的勇气,面对强者——大人国的巨人们,他不卑不亢、沉着冷静;第三章里,他很有教养,明知科学院的人都在空想,却没有直接说出来,令别人难堪;第四章里,他则十分好学,竟然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马(慧骃)的语言。
读完全书,我跟随格列佛一起畅游了斯威夫特的幻想世界,它向我打开了一个装满着奇闻趣事的屋子的大门,《格列佛游记》,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充实的暑假!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6
刚开始读《格列佛游记》,我还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于《鲁宾逊漂流记》的冒险小说,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想象小说,但奇异的想象只是表面,内在则充满了讽刺。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小人国里的一切都非常小,他们对于格列佛就像玩具一样。大人国恰好相反,格列佛就好像他们的“宠物”一样为他们表演,逗他们开心,还要提心吊胆,以防被弄死。小人国和大人国不仅大小相反,心胸也不同,小人国连年征战,尔虞我诈;大人国民风淳朴,对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有着很多疑问。第三卷通过介绍再飞岛国等五岛的经历,体现了现代科技有着很大的问题。第四卷更加奇怪,在慧骃国里人兽互相颠倒,没有金钱、军队和警察,马有着高尚的心灵,而野胡则是邪恶的生物。格列佛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他越来越厌恶人类社会的种.种恶行,对人类社会做了无情的鞭鞑。
我最喜欢的是第四卷,他批判了人性深处的丑陋和人类社会的血腥,而在慧骃国里,他们都没有欺骗、杀人放火、抢劫一类的字眼,格列佛光是让他们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就花了好大功夫。他们的社会充满了友爱、和睦,人人都很善良,厌恶邪恶,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吧。
这本书的作者对社会的丑陋做了无情的鞭鞑和讽刺,对人性和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表达了他为世界担忧的感情。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7
一打开《格列佛游记》的目录,详尽有趣的内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国、大人国……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和许多国外着作一样,《格列佛游记》也带着浓郁的异国风情,每一卷都反映着作者生活的时期中_国各方面的状况。幸好书中有一段译前序,介绍了一些当时_国的社会背景,对理解书中内容是有所裨益的。而书中应用的反语修辞,更是处处可见。熟练又适当的讽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_国的议会的不满。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都紧密联系,支持着作者的主要思想。
这本书讲的是16_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船航行_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海岸上。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被细细的绳子捆住了,而周围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原来,他来到了小人国。后来,他又先后见了有二十米识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唤鬼魂的“巫人”、丑陋自私的“耶胡”、聪明而高贵的“慧骃”……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16_年5月4日,格列佛被请去当船上的医生,可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风暴,所有船员,包括格列佛都设法逃脱。
格列佛划着小艇,可是没过多久,来了一阵狂风,把艇翻了过去,格列佛只好游到小岛上,可当走到小岛的时候,他已经有气无力了,便躺在岛上睡着了。
可当他醒来的时候,想动弹一下,可是,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弄住了一样,动弹不得。后来,格列佛才发现自己被绳子捆住了。
过了一会,奇迹发生了……几个不到六英寸书小矮人爬到了他的身上!
格列佛看到了,说:“喂!你们想干什么?”这一声,小矮人吓了一大跳,纷纷都从格列佛身上跳了下来,有的都摔断了腿。
过了一会,格列佛感到一阵刺痛,原来,那些小矮人正用箭射自己呢!
格列佛安静了下来,随后,小矮人也停止了射箭,晚上,一个矮人的头领过来了,他给了格列佛一些东西吃,随后,他就进了小人国那里,在那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他们那里最大的马和牛是4—5英寸,羊的高度为1。5英寸,那里的云雀跟一只普通的苍蝇那么大,鹅就是跟云雀一样大……
格列佛在小人国过了一段时间,就出发到其他地方,格列佛来到了大人国,他发现那里草都比他高好多,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巨人走了过来,后面还有很多。
他们是来收麦子的,当那巨人收割的时候,当快要割到自己的身旁时,就差那么一丁点,这时,格列佛大叫起来,这一声,巨人听见了,底下了头,在寻找格列佛,当巨人寻找到他的时候,格列佛很吃惊,不过,最终还是找到了,接下来,他的命运会怎么样呢?他还活着,他被带到了农夫家里,农夫一家人都很喜欢他……
一天,一位皇帝买了他,格列佛有时候会跟皇帝谈些话。
可是有一天,农夫的小女儿带他出去,女儿跑到其他地方玩了,格列佛觉的无聊,就睡着了,可是一只大鸟把格列佛的房子钓走了,幸好,一个船长救了他。
格列佛会到家了,不过住了几天,又叫去当船上医生了。
格列佛一路上经过了飞岛国、慧马国,格列佛在那些地方发生了许多事情,我就不一一讲给你们听了,只有你们自己去看。
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人物吧!
小人国的人们他们不足6英尺,大人国他们有个子有一个教堂那么高,飞岛国的人们一只眼睛是凹下去的,还有一只是突出来的,在飞岛国个地方,叫巴尼巴比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慧马国的人们都是马,而且他们都会讲话,就像我们人们一样。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8
一个普通的外科医生,四次出海航行冒险,遇到了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他是雷米尔鲁·格列佛。
格列佛生于洛丁加姆州,从十四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进修,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在一六九九年五月四号乘羚羊号航向南方。后来,不幸在苏门答腊岛遇难,漂流到利立浦特岛上。岛上居民身高都只有六寸左右,因此,这个国叫小人国。这个国经常和邻国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打仗。之后他又启程。但却在巨人岛——布罗卜丁鲁那克岛搁浅了。那里的国王身高有六十尺。巨人国之后的飞岛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封闭阻塞。几日后,他又到了慧?S国。那个世界里,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没有陷害,心都是纯净的,善良的,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回到英国后,格列佛因为已经习惯了慧?S族良好的品质,而对家人的气味略有厌恶之意,便买了两匹良马,天天与他们谈心,安度晚年。
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当时英国国内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当时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史学家等。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公爵地位的可耻行为等。
英国的缩影及作者的理想国度级在这本书中被体现。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9
为了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在闲暇之余我还读了几本经典著作,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在简介中看到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于是我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拿起《格列佛游记》,仔细阅读着其中有趣、惊险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带入斯威夫特的游历的世界……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我特别喜欢看游记方面的小说,每次读这样的书就似乎投身进入了作者的游记故事中跟他一起去探险,游历,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从前只是喜欢随着主人公在故事中畅游,但现在我渐渐的学会在故事中寻找些什么。
格列佛先后游了四个国家——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铟国,其原因都是海上灾难,而后又经过当地人民的相助脱困。相同的他,在小人国里,成了庞然大物,在小人们看来似乎有神力,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却成了巨人们的玩偶,在他们之间是那么的渺小,脆弱,似乎轻而易举就可以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
当然“书”不仅仅带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更深层次的是留给读者们一系列自我思考的问题。在读了书之后我们总会想一想在书中得到了什么:是一种信息、一种情感、一种思考……《格》一书中讽刺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特点:"残暴、贪婪、自私、疯狂、无信誉、见利忘义。"等等等等都是当时社会的风气,让人透不过气来。他大谈人的天性,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还有的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在我看来格列佛落入4个不同的国家正是他所想要道出的4中境地,人总是被迫到某一个境地之中,其中的无奈和心酸也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很多时候人只是渺小的个体,大多是身不由己。或许在不同的境地中人也会开始有变化,有些变得狡猾、趋炎附势;有些则变得坦然、坚强。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是他觉得幸福和圆满的,在完全融入这个社会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故事中的慧因国也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你不需要对人有所猜忌,不用处处用一种防范的心来迎接周遭的人和事。这让我想到了“天下无贼”,一种人们的向往的社会。但这样的社会真的有吗?而今社会,在我们现实的世界中,有着太多令我们不安的因素,让我们有太多的避讳,久而久之我们就产生了许多避而远之的想法。现在的新闻大多报忧不报喜,一打开电视,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些什么事啊:昨天有多少女子失踪,被拐卖到外地。黑心老板如何虐待童工;今天有人被骗去财物弄得想不开要跳楼;近几日假钞泛滥让人们心慌慌。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现在到底是怎么了?越来越多的“谎言”让我们对人有了戒心,别人遇到困难时,当即将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了:这个人是真的有困难,还是假装的?我帮了他之后他会怎么样?许多问题一下子从脑海里跳出来;当有人给我帮助时,我迟疑了:这个人会不会有什么企图,为什么他要帮我?我越来越讨厌自己的这些多疑,但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就是这样的“防范”教育,这些多疑早已进入我们的脑髓了。似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多疑一下就是我们自己缺条筋少块骨。
说实话在看《格列佛游记》的时候,不可置疑的是作者的文字与故事场景让我们产生了共鸣,我们不得不好好审视自己,在我们的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我们的社会虽然不像书中的英国社会那样败落,但也让人有了“疑心病”。这是一种社会病,也是一种必然病。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0
当我第 一次见到这本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而当我翻书,看了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是一部充满童彩色彩的讽刺小说。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_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野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野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野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马国里与慧马的生活是z令他难忘的。他们的国家不会出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所以他们的社会不会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
快乐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随处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我们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为像慧马国那样的社会。我愿为此付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点污染。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1
格列佛这3个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了。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2
这本书写了主人公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姻国的经历。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不留情面地对十八世纪前半期的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他讽刺隧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他讥讽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野胡。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游历慧姻国,熟悉了具有仁慈、老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姻。在慧姻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姻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进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野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由于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老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姻国,慧姻国事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经常发生:小偷小摸、乱扔乱丢、破坏公物,这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拐卖儿童谋取暴利、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这个电视中也经常放。难怪我们的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进步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姻国一样,人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同一的。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让这个社会像慧姻国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透明。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3
格列佛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奇怪的事情,并且也到很多国家游览了一番,第一次他来到的是小人国。99年,格列佛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和威廉船长一起到南太平洋去航行。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格列佛和船长的船被大风刮倒,遭遇了袭击,多亏格列佛被冲到了浅滩才脱离了危险,可当他醒来时,自己却动弹不得,原来他的手脚已经被左右分开,牢牢地绑在木桩上了;他的头发也被钉住,浑身上下被很多细绳子捆绑着,只能仰望天空。
不一会儿,他的耳边响起了一阵嘈杂声,他忽然感到有许多个小东西在他脚下爬行,正朝他胸脯上走来,他尽量往下看,终于看到一个不到英寸高的小人,它们手里拿着箭,背上背着弓,在它的身后,还有许多的小人在往上爬,格列佛不禁大叫一声,没想到那些小人一下都掉了下来,有的居然摔断了腿。正在这时,小人国的国王来了,随后问清楚格列佛的由来之后,觉得他不是坏人,于是就热情的款待了他一番:面包有子弹大小、烤肉也只有那么大、一桶酒呢?只有一个手指的大小……无论什么都那么的小。
过了一阵子,格列佛要回自己的国家了,临走时还帮小人国打了一场胜仗呢!这就是格列佛经历的第一件奇怪的事情。
又过了几天,格列佛又分别去了:大人国、飞岛国、马慧国……
如果你对这本书有兴趣,就可以亲自阅读一遍,可好看了!
这本书为青少年们的成长提供了全面的丰富的“养料”,不但可以提高小孩们的文化修养,而且还可以为我们的成长做一个很好的指导,书里包含着:想象力、好奇心等,就像……就像一块浓浓的巧克力糖,含进嘴里,除了一股股香甜以外,更能回味无穷,永远的记住这本书。快来体验一下读书的快乐吧!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4
寒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和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那里,他一只手能拖动整支海军舰队,一餐饭要吞吃一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小人国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无数绳索,九百个“大汉”,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等等。在如此的一个微缩国度里,所有的政争和战事都不免显得渺小委琐。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与“低跟党”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的国家不但想战胜并奴役对方,还要争论吃鸡蛋应敲哪头之类鸡毛蒜皮的“原则”问题。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访问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仁慈、诚实和友善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中,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牺牲自己的一切。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点:交通银行为了回馈用户的支持,举行了一场现场抽奖仪式,在抽一等奖的时候,嘉宾抽出了第一位幸运儿,但其留下的手机号码少一位数字。按照抽奖规则,中奖者“必须留下有效联系方式”,所以该号码被宣布作废。但令银行没想到的是,此后连抽6次,顾客留下的手机、座机号码全都是空号或停机。第7个电话倒是有人接听,但对方告知,没有这个人。一等奖抽到第8位时,电话通了,这位顾客在电话中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中奖后,回应道:“别骗我,哪有这等好事?”随后就挂了电话。原本预计在半个小时内结束的抽奖活动却拖至三个小时才结束,一些人分析说,“短信中奖”、“电话中奖”等骗局、陷阱太多,致使一些人不敢随便留自己的电话号码,而留下真实电话的中奖者,也不敢轻易相信电话通知的中奖消息。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5
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马国,这些奇异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呢?里面的人又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我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打开了《格列佛游记》。让我们走进小人国。当格列佛来到小人国时,小人国的居民们都不熟悉也不了解他,并对他十分不友好。后来格列佛一些友善的举动博得大家的信任。但有人嫉妒格列佛,因为格列佛帮助小人国皇帝消灭了敌人,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于是这个人想方设法陷害格列佛,格列佛发觉后,悄悄地离开了小人国。小人国的人大多有着善良与朴实,但个别的人还是充满阴谋诡计,皇帝又太偏太信他的亲信了。
我们再到大人国。格列佛是被一个大人国农夫发现的,农夫把格列佛卖给了国王。通过与国王的交谈,格列佛知道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没有战争,是个和平的国家。而且当格列佛说到武器时,国王感到很惊奇:这么一个小人,怎么会有这种不人道的观念?和平的世界是美好的,没有武器的世界是我们所期待的!
飞岛国是最奇特的。飞岛国是一个会飞的小岛,里面的臣民也都很善良。如果下面的城市有叛乱,他们就会让岛停留在那座城市上,剥夺那座城市的阳光和雨露,有时也会投下一些大石块,如果还是不行,就会让整座岛压上去。最新奇的是飞岛国的设计家们的发明创造,比如无毛绵羊、语言组合机等,简直是无奇不有。飞岛国的国王和大臣们常常会胡思乱想,非要仆人用拍子把他们拍醒。
我最难忘的是慧马国。慧马国是马的王国,格列佛遇到了灰马,灰马对人类和战争感到很气愤,并且还说人类还不如一条普通的狗,因为只要头狗叫一声,其他的狗就会按头狗的意思行动,不会出半点差错。
我喜欢《格列佛游记》,因为它像一位最好的老师,教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600字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二《格列佛游记》成书于1720xx年,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作的长篇讽刺类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一个离奇的童话世界。全书分四个部分:小人国游记、大人国游记、飞岛国游记、慧马国游记。
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独自漂流到了小人国,在这里,小人国的居民把他当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至于一不留神就能踩死几个小人国居民,甚至他的小便就嫩扑灭王宫大火。一顿饭要数百小人做。他可以让小人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轻而易举地打败小人国的敌人。
在大人国,他却显得非常渺小,以至于成了大人国儿童的玩具,那里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显得非常庞大弹钢琴也要站在琴凳上,并且不断地来回跑动,用拳头砸琴键,才能弹出声音来。一个大人国居民差点把他当食物吃了。在那里,苍蝇是他的天敌,冰雹似枪林弹雨……
而飞岛国的统治对下方城市而言很霸道。要是谁反抗飞岛国,他们就移动飞岛到反抗他们的城市上空,不让他们享受阳光权和雨水权。不过,自从下方城市居民准备了尖顶金刚石建筑和燃烧液体后,飞岛国屈服了。
在慧马国,马有了人拥有的理性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里的人就成了没思想,没感情的畜生!
其实,《格列佛游记》写的不仅仅是离奇的童话,也有讽刺的意思。它重在讽刺18世纪英国统治集团争权夺位,并抨击侵略战争和殖民扩张。
不过我们无法领略《格列佛游记》的深层含义,还是要学学它的写作技巧。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6
格列佛于1699年开始第一次旅行,格列佛在海上遇到了一个叫利夫普特的国家,但格列佛觉得那里的人不善良,就走了,回到了家乡。可不久他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先是到了布罗卜丁奈格、又是勒皮。他和拉格奈格,最后到了奇怪的慧?S国……
格列佛游记好词:
筋疲力尽、绝无人烟、又长有密、能吃能喝、持续的、静静的、魂飞魄散、纷纷倒地、奇怪的、必死无疑、汪洋大海、济济一堂、衣服陈旧、高度发达、令人惊讶、难以置信、慷慨大方、无尽生活、策划阴谋、长而低矮、飘洋过海;
格列佛游记佳句:
1.他把我带到了一个又长而低矮的建筑前,里面有几个大而通风的房间,里面没有家具;其中他的马正舒适地站着或躺在地板上或者毯子上。
2.然后那两匹马走近我,非常感兴趣地看着我的脸和衣服;他们又互相谈话,然后第一匹马叫我跟他走。
我的感悟:
我觉得人不应该互相残杀、诈骗、战争,应该像慧?S一样天真浪漫,什么事也不操心。其实这样也不好,因为我也尝试过天真、啥事儿不操心,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描写《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17
读完《格列佛游记》,我收获了很多:在飞岛国中,我明白了做君王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不要把精力都放在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在慧骃国中,我明白了和平是所有善良人的理想;在巫人岛上,我见证了历史的误会和事实的扭曲;在拉格奈格国里,我明白了有时长生不老并不是一件好事……
格列佛来到小人国,他与利利普特人的比例为一比十二,他就像一座巨人山,因为性格比较温和并答应一些条件,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格列佛为国家做了许多贡献,因得罪国王,要被国王杀死,他得知消息后逃走了。
格列佛来到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列佛由“巨人山”变成了“侏儒”。他后来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逐渐的,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再一次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又回到了英国。
格列佛又来到了飞鸟国,以勒皮(飞岛)游历为中心,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
格列佛在贤马国(慧骃国)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骃的放逐,满心怅惘的回到那块生他养他如今却让他厌恶的故土,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在一起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从字里行间,我始终能感觉到作者对君臣制的赞许和他骨子里的奴性。作者认为君王必须高高在上,而臣民们则必须事事赞赏、恭维、服从他。我认为最美好的社会应该是自由民主的社会,人人生来平等,言论 自由,尊重人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社会,有修复性的社会才是最理想的社会,而我所向往的自由民主的社会则是最有修复性的。我认为君臣制的弊端在于它把人权放在了很次的位置。试想,一个把君权放在首位而忽视人权的社会,老百姓岂有尊严可言?不过都是些听人命令的士兵,都是些受人摆布的傀儡,都是些迷信盲从的奴隶,所以任何君臣制的社会都注定会被革命_,哪有人生来就是奴隶的?其次,我还发现,实行君臣制的国家都有闭关锁国的倾向。任何一个君王都推崇自己的社会,瞧不起别人的社会制度。他们就像一群井底之蛙,在他们眼里,社会的平稳就等于发展,因为统治者最看重的是皇权,有了皇权就等于有了一切,而先进的文明会促进社会的变革,会侵犯皇权,所以君王便不肯轻易接受先进的文明。再开明的君王,也会施行愚民政策,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把统治权牢牢地紧握在自己手中。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在原地踏步,君王更加自负。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君臣制的国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后被其他国家欺负,就像晚清,公然向世界宣战,却被打得一塌糊涂。所以我认为,君臣制的社会不如民主自由的社会好。
从《格列佛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最欣赏的国家是慧骃国,因为当他从慧骃国回来时,整天和马说话,远离人类,可见,他已经爱慧骃国已无法自拔了。但是慧骃国真的如他所说的那么美好吗?首先,它的等级森严,仆人马永远是仆人,主人马永远是主人,而且他们之间不能相互通婚,这岂不是意味着仆人马家族和主人马家族永远不变?这不分明是种族歧视吗?种族歧视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过,比如美国,但这样的国家都会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而使种族矛盾得到缓解,所以从时代的进步来看,这种制度是不可取的。最可怕的是这些马儿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和主人们生来平等。慧骃国的马儿们还自诩为最有理性的动物,我一点都没看出来。第二,它们的性格中缺少欲望。每次作者提到它们,都说它们是爱好和平的种族,当然它们的品德高尚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们却没有欲 望。欲 望相当于野心,有了欲望就有了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它推动着社会前进,使社会充满活力。慧骃国的马儿们具有善良的本性,它们的动力是信仰,信仰和欲望一样,也可以催人奋进,但信仰对社会的推动是有局限性的,而欲望对社会的推动却没有止境。如果马儿们的信仰破灭了,那这个社会就死气沉沉了。而且信仰也有副作用,比如慧骃国也排斥先进文明,就是因为马儿们的信仰。第三,它们排斥异端分子。当作者出现时,它们便毫不犹豫地赶他走,这种排斥异端的做法,也是社会发展的大障碍。回顾历史,社会的进步往往就是因为异端分子的推动。一个不能接纳各种不同意见的社会,注定是一个没有活力、僵死的社会,也值得作者爱得不能自拔吗?
综上所述,我不认同《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的诸多观点,它带给我很多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