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列表页

师德第一阶段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2025-08-11 22:03:46心得体会

师德第一阶段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年年暑假,年年培训,年年体会,师德体会大全辑录于下,供各位老师参考—— 暑期师德培训心得体会之一。

  一年一度的暑期师德培训开始了,暑期师德培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次集训,是教师心灵的一次洗礼,是思想素质又一次充电。作为秋季开学的前奏,师德培训,既是教师的收心会,也是新学期的一次动员会。

  今年暑假,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师德培训,每年的师德培训就像一顿心灵的鸡汤,洗涤着污浊,净化了灵魂!今年的培训更是如此。今年学校特意从县里请来了三位名师给我们讲座,其中一位是龙港实验中学的项延唐老师,他讲座的主题是《用智慧播撒阳光》,主要讲述他的班主任工作事迹,他是一位事业型、创新型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有声有色,注重细节,从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到班级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别开生面的活动开展,让班集体始终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他始终活跃在学生当中,善于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和真诚感人的行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不断激励学生走向成功。他把欢乐带给学生,把惊喜送给家长,把智慧留给学校,以满怀的激情抒写诗意人生。 他特别喜欢当班主任,特别迷恋育人工作。他德育工作的特色很多,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的班级文化建设。他每接一届学生,总要求朗诵两首诗:《美好的中学时代》和《什么是集体》。他每带一个班级,总是班名、班训、班歌、班级寄语、班级精神、班级领奖台、奖杯、奖牌、班旗、班牌、组名、男女生生歌、家长会会歌等一应俱全。他的每位学生的桌角均有“我和我追逐的梦”小名片,写有个人梦想、崇拜的英雄、喜欢的格言以及远、中、近期目标。他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伴随感恩成长。集体生日庆祝会,传达母亲的祝福,对生活的感恩。在母亲节等节假日,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开展“我给父母送祝福、做家务”社会实践活动,召开了“感恩的心”系列主题班会。建议全班给有突出贡献的同学写感谢信,对一些在感恩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我自编三句半节目来表演,把教育活动寓于文艺创作之中。每周家校联系单上的家长、老师的留言,要求学生进行感恩回复。坚定的感恩宣言响彻校园,温馨的感恩话语贴满教室,炙热的感恩交流传递心间,共同筑起了一道流动的感恩长城。在从教二十年的每一天里,他从未懈怠过自己,也从没放弃过努力。对学生无私的爱,就是他每天的动力。他常说:“用心工作如一,用爱负责到底!不管我头顶是怎样的风雨,我将用我的努力来创造我的记忆!”他的很多事迹值得我借鉴。

  记得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的教师。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体会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我深深地认识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加以模仿。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

  其师”,从而就“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授业”,这是很片面的。殊不知传道、授业、解惑是密切联系,同步实施的任务。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光荣职责,要完成这个光荣而神圣的重任,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应视为教师修养的首要问题。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见,为人师表必先修养锻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有纯正的心灵。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师德第一阶段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内的谆谆教导,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时光荏苒,皱纹悄悄爬上教师的脸庞,白发渐渐包裹双鬓,这些变化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变迁。然而,不变的是对每个学生的热爱。爱学生,爱他们青春的脸庞,爱他们善良的天性,爱他们鲜活的想法,这成为了我教师事业乃至生命的动力;它让我能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打败潜伏的倦怠,在每一次备课中积淀新的素材,在每一堂课上鼓起新思想的风帆,在每一个和学生交流的场合传递给他们鼓励和信任的力量。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授受,而成为一种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实践。

  对学生的爱让我的注意力超出课堂,指向每一个拥有“情感接发器”的生命个体。我记得这些“苦”:为一个身染重病的学生感到心疼,为一个不善于和室友相处的学生感到焦急,为一个学生的无心向学、终日昏沉而忧心;我也无法忘记这些“甜”,为学生的多才多艺感到喜悦,为学生取得各种成绩和奖励感到骄傲,为学生的成熟与成长感到欣慰。

  每个孩子都拥有无比敏感的心灵,他们能近乎精确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付出是多还是少,对他们的情感是诚挚还是淡漠。他们会自觉尊重“有爱教师”的劳动,热情与之合作;他们愿意向其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面对孩子们向我投来的求知的眼神,向我倾诉的纸条、短信、邮件,向我求助的`电话,我充满了一种被信任的快乐和使命感。无论工作有多么琐碎繁重,不分平日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心中总有一种力量在激励着我,那就是“每个孩子的进步是我不忘的初心”。

  正因为爱学生和学生的爱,教师这个职业才富于生命个性的色彩:既有师生彼此传递的正能量,洋溢的热情;也有课堂理性思辨,不一样的思考角度;还有青春迷思,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与奋争;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笃定前行,携手并进……

师德第一阶段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十月的尧治河,山峻水美,秋高气爽,我们来到这鄂西高山上的明珠,参加了一场短暂而震撼心灵的红色教育之旅。

  通过听党课,实地查看龙门口小区、磷矿博物馆、绿色发展示范园等生动反映尧治河精神的党建示范点,观看专题片《高山云端幸福村》等活动,我们仿佛重走了一遍尧治河村的艰苦创业历程:30年前,尧治河村人均粮食不足300斤,人平收入不足300元,既不通路,也不通电。村党员干部凭着坚韧不拔的尧治河精神,带领全村群众战天斗地、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经过近30年的奋斗,终于走上了腾飞的道路,创造了贫困、边远、高寒山村的发展奇迹。不忘初心三十载,牢记使命再出发,他们在成绩面前没有陶醉和满足,而是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敏锐把握机遇,说了算、定了干,争分夺秒、不等不靠,只争朝夕地抓推进、抓落实。

  尧治河村党员干部的'精神弥足珍贵,尧治河村群众的精神弥足珍贵,尧治河村的发展成果弥足珍贵,在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所听、所见、所学、所感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一是尧治河村的创新求变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尧治河村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崭新康庄大道;二是尧治河村的幸福共享精神,集中新建龙门口和滴水岩小区,村民整体搬迁住进乡村别墅,成立集扶贫、福利、服务于一体的三福公司,建立福利院、标准化寄宿学校,抚养孤儿和孤寡老人,孩子免费上学等。

师德第一阶段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尧治河,是保康县马桥镇的一个村,地处湖北省房县、神农架和保康县马桥镇交界处,是声名远播的全国新农村建设典型。其“大名”早已如雷贯耳,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路况复杂,一直无缘睹其真容。今天有幸一睹真容,此行,我颇有感触。

  作为年轻的党员教师,利用暑假时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尧治河,感受尧治河快速发展的步伐,接受尧治河艰苦创业无私奉公的精神洗礼,对我们年轻党员思想的成长,无疑是一种现实的引领,更是一种鞭策。

  感受古老村落的沧桑巨变,见证尧治河人今天的和谐安定的幸福生活,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年轻党员教师不仅要有梦想,更要敢于放飞梦想,有一种“敢想、敢做、敢拼、敢为”的精神。通过参观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我也找到了一条雏鹰展翅飞翔之路:

  一、严格要求,用党性衡量自己

  党性是衡量一名党员政治素质的重要依据,有了坚强的党性观念,才能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弃恶扬善;才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党员教师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纪党规的要求,经常对照、反复校正自己的言行。

  二、自觉学习,丰富文化底蕴

  作为年轻教师,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社会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己。使自己的学习始终保持一个正确不二的`定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并且努力以先进文化来滋润自己的生命,来濡染自己的气质,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展现才华与本领的空间很大,但前提是你有丰富的知识、端正的态度、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这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幸运光顾勤勉的人。这也要求我们年轻党员教师在逆境中不放弃、顺境中不轻狂,时时处处低调做事、勤学苦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信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树立博学多才的形象,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忠诚事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忠诚教育事业,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在三尺讲台上体现人生的价值,诠释事业的真谛,靠真诚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树立新时期教师的良好形象。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心无旁鹜才能心胸宽广,作为教师,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的是教书育人这一件事,但我们要甘愿平凡,受得了冷落,还要在在冷落中自省,在挫折中奋进。大度宽容,树立胸襟宽阔的形象。乐观做人,低调做事,才能体验到先苦后甜的人生硕果。

  四、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创新

  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带头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上,一丝不苟,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认真研究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心理,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五、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落叶对根的感恩。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感恩。感恩父母养育、感恩老师培养、感恩企业聘用、感恩对手的激励。会感恩的人才懂得幸福,知感恩的人才拥有成功。饮水思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勤奋工作,用求真务实、恪尽职守的职业信念去回报单位,回报领导的栽培。“铁不炼不成钢、人不磨不成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赢得同事的尊敬,为自己工作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总之,作为一个党员教师,要拥有较高的师德水平。注重教书育人,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导师,为其他教师做出表率;更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追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工作中要以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为追求,要在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严格依法执教,师生平等,赢得学生的欢迎。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育和教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去不断的钻研和学习,不断提升;教育是一项工程,需要我们用心去铸就,让家长放心;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去奋斗,永恒思考!我愿奉执着于我的理想,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奋斗不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