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学校学习心得总结 篇1
XX中学之行,本人感触良多,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打造高效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我们教师掌控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严重阻碍学生思维的
开发,严重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鉴于此,本人XX中学之行,感觉课堂急需改革,感觉教师需要转变思想。
转变三种思想。一是信任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行很棒,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思想,不给学生任何机会。二是主体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的作用,教师围绕学生转,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一切权力被剥夺了。三是开放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自由交流,发表不同意见,改变以往教师一味求标准答案,唯一答案,从而限制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课堂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学生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思维活跃,表达流畅。
改革三种模式。一是座位编排模式。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都喜欢按横纵的一定顺序排座,XX中学学生的座位是分组坐,没有固定格式,大大方便了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讨论空间。二是讲课模式。今天大多数老师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节课只听见老师的声音,学生都哑口无声。从XX中学课堂中,不难可看出老师不易找到,即使看见老师在讲,也只不过讲基本概念、定义,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三是评价模式。真正使教师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质教育上来,一改以往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树立三种理念。一是树立把时间让给学生的理念。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摆正自己的位置。45分钟的课堂只有不到十分钟属于你,不要全堂包办,目中无生。二是树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让各个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在课堂中适时点拨,指点迷津。从教学中,不难看出整节课基本上学生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及看法。三是树立把自由还给学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学生一个步调、一个版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轻松的翱翔。
培养一种习惯。提前预习,抓紧时间,完成教师的导学案,敢疑好问的习惯。教师上课一天前,要抛出导学案,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做到“两个本子”,“两种笔”,成果展示有韵味,评价体系挺严厉,扣分一杆就到底。
解决一个难题,达到一个目标。全体教师振奋精神,要有一个高昂的精神风貌,立足讲坛。这是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上下齐心,同舟共济,必须吃得苦中苦,必须有得力的奖惩措施…否则…达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总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习,转变思想为首位;培养习惯须毅力,打破常规要时间;提高质量是目标,上下一致过难关;循序渐进课改路,冰冻三尺几日寒。
赴外地学校学习心得总结 篇2
通过家校这个平台,我们老师、家长能直接感受到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更能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也使老师和家长的心拉的更近了,更主要的是为我们老师和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沟通渠道。更体现出学校对家长和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信孩子在学校里一定能够身心健康的快乐学习和成长,通过几次的学习让我们老师家长受益颇多,感受非浅。
从小家长对孩子就比较严格,限制较多,因为家长希望他能做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可能在不经意间家长已经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可能长久下去还会出现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会不利。从现在起我们老师和家长还是要多和孩子沟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要时常的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他更信任我们。
我们父母也应起到表率作用,多读书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形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培养他的乐观精神,使他们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斗志。
通过这次讲座,让我们老师和家长懂的如何具备科学教育理念和基本教育方法,更向家长们提出了长期学习的要求。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按照教育规律来配合学校的教育,作为家长不仅要接受基本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更要不断的实践,实现教育规律与孩子的有机结合,按照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家校平台是我们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一座桥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乐园;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沃土!
赴外地学校学习心得总结 篇3
20xx年xx月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丰收的月份,月初接到我校要派教师到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去参观学习,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在火车上时,我就想那是一个怎样的学校,他们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还要跑这么远,我认为我们已经很好了。现在回想起来,请原谅我坐井观天的心理,因为真的触动很大。
在来到他们学校的时候,学校的领导让我们感觉到了深深的热情,把我们的住宿安排得很好,不仅如此,还根据我们每个教师的情况给我们以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形式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进行交流和学习,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交流到更多的东西。现在回顾,我总共听了12节课,包括美术课和音乐课。聆听了很多讲座,有关于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的讲座、《甄嬛传》原作者吴雪岚的讲座、初中两个年级组组长的讲座,当然,我们还参观了他们的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馆、机器人室、美术展览馆和开放书吧等教室,让我们都不禁发出原来这就是差距的震撼。
学习的第一天对于老师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充满问好的。在洪涛书记给大家介绍江南实验学校的历史和教学基本情况后,黄校长就根据每个学科的情况把本校的教师和谷硐片区的教师以“一对一”的模式带入他们的课堂,感受他们的教学氛围,体会他们的上课模式。
在上美术课的过程当中,我深有感触,在听徐剑老师六年级的美术随堂课中,学生们胆子很大,积极主动性非常强,教师特别会引导学生往前走,不偏离主题,这是一节印象深刻的美术国画欣赏课。当听完第二节张全老师七年级的美术随堂课后,我作了一个小结,他们真正的做到了“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是一句非常有意义的总结,说明他们上课能做到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讲课的过程都是简明扼要,主题鲜明,突出重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40分钟发挥到最佳状态。
对于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甄嬛传》作者吴雪岚老师的讲座,她给我们讲了她写作的经历,分享了现在在拍的电视剧《如懿传》的拍摄过程,虽然她只讲了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但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次这么正面的接触偶像,真心的特别激动,现在想想,都还沉浸在她说话的世界里。她的讲座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名人的光环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苦和努力,坚持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歇,不仅要有惊人的毅力还要有磨不灭激情之火,真正的是贵在坚持。
在那里的几天,杭州的雨特别大,但没有挡住滨江区美术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回想当时我们来到西兴小学时,很多老师都已在那里等候。教研活动是两个年龄和我们差不多的小姑娘上课。我不以为然,但在接下来的课中,我惊讶了,激动了,震惊了。包瑜老师《七彩魔树》的导入让我无比惊讶,还有这样梦幻的`导入吗?与新课部分连接得这么巧妙自然,用《豆豆的梦》的故事带领孩子们走进奇特的梦境,让他们沉静在自己的梦里,拿着画笔跟随着魔法棒和四段魔法音乐画出了自己内心的七彩魔树,并用很独特梦幻的方式把他们展示出来。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不断穿插的问题部分,精心准备的教学道具等等都一一震住了我,原来45分钟还可以这么度过。杨亚兰老师的《青铜器》课上,把20元人民币发给同学们找两个人的脸(毛主席的脸和饕餮纹)进行导入已经使我很震惊了,还要同学们到桌子底下的盆里去挖青铜器,整个过程足足把我看得目瞪口呆,这是想让他们自己当一会考古学家呀!孩子们就这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入了他们的充满问号的青铜器时代。其实美术老师们都知道,欣赏课是美术课中最难上的课,非常的枯燥乏味,但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不但没有感觉到枯燥,反而非常有兴趣,整堂课都在和老师共同探讨青铜器的知识中度过。
在最后的评课环节,老师们的评课都非常的精彩,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很荣幸被选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在感触他们的课堂效果和我们的不一样的同时也向他们请教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我感悟良多。现已心态平静下来的我,把它归纳为如下几点,给我激动震惊的一天作一个不一样的总结:
1、教师的思想一定要不断提升,不断学习,只有提高了自己本身的思想意识,才会有决心、信心和责任心去上好每一节课。
2、课前准备非常重要,也就是备课,不只是用电脑,还要用心。试问一下我们自己,有谁会为了一堂课而去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做一个道具,只是为了给孩子们呈现一棵不一样的魔法树,这里滨江区的老师们会。再反省一下,我们的教学课件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是我们自己动手动脑做的,据我所知和所看,他们的教学课件都是根据上课的情况自己做的,非常的认真,一点都没有敷衍的痕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3、肯用心,肯吃苦,冷静下来找对方法就去做。当我们在抱怨工作强度超负荷时,他们只是默默的去寻找攻克每一个困难的方法,用行动证明一切,而不是去抱怨,这一点在我美术这一个学科体现得非常明显。
总之,此次学习带给我很多思考,让我在未来的规划中重拾梦想,扔掉懒惰,找准方向,努力前行。
赴外地学校学习心得总结 篇4
一所学校文化的生成、办学特色的彰显以及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取得最佳的效果,达到最好的质量,依赖于校长的专业视野、专业理念、专业目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所学校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依赖于校长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高尚的人格引领下团队的整体提升。
一、校长专业化本质原点扣问:校长专业化是优质学校建设的产物
优质学校,就是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全面、和谐、持续与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对校长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何为校长专业化?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为不断的提高管理绩效,改善学校的管理作风和办学水平,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不断的自身学习,不断地面对变化,不断地进修,成为专家型校长。专业化校长必须练就的硬工夫:健康稳步地规划好学校的发展,科学严谨地搞好学校制度建设,胸有成竹抓好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长专业化的应有追求:校长专业化是优质学校建设的前提
创建优质学校是一种事业,“领”在专业化,思想决定高度。校长是引领者。校长领导学校,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领导,其次是行政领导。校长只有把自己先进的、科学的办学思想转化为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全校教职工才可能在统一的认识下统一的行动。
创建优质学校是一个过程,“创”在专业化,态度决定思路。校长是创建者。校长要使学校发展得更好,必须跳出学校看学校,看清国家教育发展趋势,看清地方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学校的优势与不足,充分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并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确定思路,整体规划,逐步实施。
创建优质学校是一个目标,“建”在专业化,特色决定发展。校长是实践者。一名优秀的校长不应是纯理论工作者,而是一个实践者。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体现出办学品位。学校在拥有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挖掘学校文化,培育学校办学特色。特色就是精华,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
创建优质学校是一种行动,“实”在专业化,细节决定成败。校长是实干家。建设优质学校,就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和管理的优质化,根本是要抓好学校各部门工作的过程管理,细节决定成败”,优质学校的创建要重在过程,必须抓细抓实,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层面上做文章,在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通过点点滴滴的量的积累,达到实现目标的质的飞跃。
三、校长专业化的最高境界:校长专业化是优质学校建设的关键
作为一校之长,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校长的称号,也不是来自手中的行政权利,而是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校长要做到带头遵守规章制度,严于自律。校长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校长必然引领出一个会学习的团队。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实力就没有魅力,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这是对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