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营销读后感 篇1
学习累心,但开卷受益。尤其用心琢磨,把书本的知识吃透,变成自己脑中的实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更是累心累脑的事情。然而处在当今竞争环境的大时代背景下,信息暴炸,创新不断,知识更新迅速,学习已成为人生的首要任务终生的问题,否则不进则退。因此现代人要想活好不易!活的累心累脑亦属常事!
学习是为做事,做好事更需用心。近日翻阅《细节营销》一书,觉得较为实用,浅显易懂,体现了细节营销的主旨。问题是学者能否学以致用,用心实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变通制胜,激发起内心的营销灵感,释放出自己内心天生的市场营销才华。这是书中未得细道而希望的所在。
书中首节提出市场营销是什么?他给出的市场营销的定义和内涵,我细品玩味后是认同的,即:(1)是著名的4个P和4个C问题,4个P是生产商的视角:涉及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要素;4个C是反映客户的视角,考虑客户需求、成本、宣传、方便等要素;(前者英文是P开头,后者英文是C开头,故4P、4C)(2)市场营销是一种经营理念;(3)市场营销是一门科学。这三点我认为涵盖了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概要,因此真正懂得市场营销学不易,而要做好市场营销更不易!当今社会“怪论”层出不穷,一些“怪论”亦不无道理,从一定层面和角度说明了一些表象的实质,但不能反映事物全面现象和本质,只有多角度全面透视,方能把握本质和规律,说透一个问题。如以上定义的三个方面,我解读为:一视角问题,在当今市场什么多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首先要学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服务,其次对细分市场消费客户的定位需求,而不是从企业或经销商自身角度考虑,否则,市场客户有何理由要消费你的产品。第二,应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才能提供真正性价比合理的产品或服务。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为根本,是不可能产生物廉价美、性价比合理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营销胡乱忽悠,只能蒙骗一时,而不能常此以往。第三,营销是一门学问,说明要做好营销,并非人人可为,难芋充数就行,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懂一些公关学,心理学,学会一些市场管理学的知识,还应具备用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不断强化培训充实非常重要。同时让我感到营销是一门多边通用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学好营销学,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其他行业,皆为一门实用学问,就拿不沾边的从政来说,招商引资就不能离开营销学,要做好公仆,赢得草根信服尊重,能换位思考,以人为本,放下身架,做一不倒翁,营销学也是有用的。
作为从事管理工作,我尤其对书中营销数学一节感兴趣,这是一般营销书中未涉及或谈的很少的内容,具有简明实用性,愿介绍如下几则营销数学方式,与有兴趣者一起分享。
一、盈亏平衡点计算: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毛利率
或:(毛利率销售收入)-固定成本=0,即毛利水平和固定成本相抵等于0时,为盈亏平衡点,当大于0时,为盈利额,当小于0时为亏损额。
使用该公式时,先应了解什么是固定成本,毛利率的概念和界定。固定成本是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的,就是不随产销量大小而变化的固定费用成本。固定成本一般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三项当期费用成本。毛利率简易言之,是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举例说明:
如某企业固定成本占40%(其中销售费用25%,其它15%)生产变动产品成本50%,毛利10%,固定成本为1000元,那么,企业盈亏平衡点是多少呢?
套用公式1000÷10%=10000元,销售盈亏平衡点收入应达到10000元。如大于10000元,则为盈利,小于则为亏损额。
商贸企业更简单些,其进销差率,即毛利率水平,除固定成本外,不存在产品变动成本,假设进销差率(毛利水平)25%,月固定费用5000元,其盈亏平衡营业收入为20xx0元(5000÷25%)。
二、市场营销杠杆底线计算公式:
市场营销杠杆底线=1÷毛利率。
假如毛利率为25%即1÷25%=4,4就是市场营销杠杆底线,这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市场营销费用花一元钱,都必须确保带来4倍的销售收入,才能保证平衡不亏损。因此,市场营销杠杆底线,是营销投资决策的试金石。在市场投入决策中,不论是广告费用、促销费率,还是市场营销人员增加,而造成费用开支等,都可以用市场营销杠杆底线计算出数字,加以检验试算平衡。市场营销经理们和业务人员可以考虑对市场多投入,但前提是费用支出数,应按计算公式的倍数来确保至少能够带来的销售收入,如小于就是负亏数,这是一件不容易的决策,比降低费用成本,提高营销效率要困难的多。因此应慎重投入,对是否带来预期的效果进行测算评估。
三、帮助调价决策的市场营销计算公式
新(调价后)销售收入底线=原有销售毛利率÷新(调价后)销售毛利率占原有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或:新(调价后)销售收入底线=(原有毛利率÷新(调价后)销售毛利率)原有销售收入。
如何理解使用公式,帮助调价决策,其效果会怎么样,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原毛利率为25%,平均提价5%后,毛利率为30%,因调价销售收入下降10%。销售效益是升还是降?
套用公式得25%÷30%=83。33%,这说明企业平均提价5%后,其销售收入只需达到原有销售收入的83。3%,企业就能保持原有利润水平,而事实上比原有销售收入只降了10%,实际完成了90%,还多6。7%(90%-83。3%)这意味着比原来利润增加了,何以见得,可以验证。假设原销售收入100000元。
原有利润:10000025%=25000元
新利润(10000090%)30%=27000元
这新增20xx元利润,就是实际完成90%,多6。7%(90%-83。3%)销售收入比率所带来的利润。
如调降5%的价格,销售收入底线占原有销售收入百分比,应增加多少呢?仍以上例说明,新销售毛利率即为20%。
套用公式得25%÷20%=125%,说明调降5%后,销售收入应比原有销售收入增加25%,达到125%,才能保持原有利润水平。增加25%销售收入,实际应完成销售收入125000元,这是不容易的!在实际工作中,调降价格现象似乎没有,但因加大促销比率,也是同样的效果,或因产品原辅料涨价,同样挤占销售毛利水平,需要提高销售收入,才能保持企业获利水平。
四、单位产品价格变动销售数量底线计算公式
新销售数量底线占原有销售数量的百分比=原有单位产品毛利÷新(变动)单位产品毛利。
或:新的销售数量底线=(原有单位产品毛利÷新(变动)单位产品毛利)原有销售数量。
该计算方法,对单个产品调价决策,或促销决策,效果销量对此情况更为实用和具说服力。举例说明:
假设原某产品单价100元,毛利25元,调价后单价120,毛利45元,该产品能承受多少销量下降比率,能保持原获利水平。
套用公式得25÷45=55。6%,即调价后,新销量只要达到原销量的55。6%就可保原获利水平了。或者说可承受44。4%的原销量下降。
如反之调降20元,调降变动后的毛利为5元,或增加20元促销费用(在实际工作,增加促销费用是常有的)则:25÷5=500%,说明销量比原有增加5倍,达到500%,才有原获利水平。如不做对比计算结果,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非常令人惊呀的上升倍数。因此,降价是最昂贵的市场营销策略,过大的市场促销投入同样如此,维持高售价,降低市场促销费用和市场投入成本,是营销决策的重要工作,是市场营销部门重要事情。获利水平比市场份额更加重要,这些都是确保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问题。
细节营销读后感 篇2
李世民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利用假期我读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与生活。
青年作家贾飞评价《儒林外史》: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升官发财的一本教科书。从中可以看出在封建体制下,知识分子、乡绅等扭曲的灵魂,同时也控诉科举对人们的毒害。书中开头出现王冕,有王冕勤奋自学画荷花的故事,与不愿卖画给官员的洁身自好。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民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与官场形成鲜明对照。“鲁迅对《儒林外史》的人物刻画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儒林外史》做到了:“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生态并作,使彼相,如目在前”。而我认为《儒林外史》给人一种意境美,对雨后荷花的描写深入人心,运用多种人物刻画的方法,使人物的形象立体、生动、丰满。随着文化的高速发展,假论文、假作者与版权纠纷等等问题屡见弊端。此书中也透露出现代文化发展的雏形,二十一回中牛浦郎将自己的名字,加上别人的号出书。如今假广告、假产品害人不浅。封建社会中一些江湖骗子,如何使用伎俩骗人。《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中有着精彩的描述,马二先生在祠门口遇到了骗子。骗子一出场给人的印象就不一般,从外表打扮上就迷惑人,接着骗子又从一些侧面,假造自己不一般,让人更加容易相信。对于理财严监生与杜少卿也不同,严监生拥有百万资产却分分计较,弥留之时还顾虑着两茎灯草;杜少卿挥金如土,全然不在乎金钱上的分毫。
读史可以明鉴,可以让你了解历史的兴衰,可以知道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立足于社会。以历史来告诫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同时这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学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一起来读史吧!
细节营销读后感 篇3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可以让我增长见识,广博见闻。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大禹治水,从刘邦项羽写到贞观之治,从安史之乱谈到王安石变法,从鸦片战争一直到五四爱国运动。回味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荣辱兴衰,字里行间都在传达着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创造而且正在创造自身新的历史。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抗金英雄岳飞和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事。?岳飞年青时,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青年,贫穷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刻苦的学习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干。他率领着岳家军,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打得金兵四处逃散。他常对官兵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岳飞的领兵之道令我钦佩,岳飞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敬仰。
广州以前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吸食鸦片已成为危及中华民族存亡的祸患。面对这种局面,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了广州就下令收缴鸦片,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近2万箱,总重量约237万余斤。用了23天就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时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我品读着《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就如同在时光的隧道中自由穿梭,收获着历史带给我的启示,这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
细节营销读后感 篇4
《月牙儿》是老舍的一部以人物命运浮沉寄寓社会、人性和文化批判的杰作,读了它让人受益匪浅。
月牙儿,贯穿始终的意象,从文章主人公张小月小的时候到她被关进感化院时,一直高高悬挂在夜空,它见证了她艰难困苦的一生,也是她在苦难经历中的唯一寄托和倾诉对象,它是主人公心灵的象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象征,微弱惨淡,没有足以照亮寒夜的璀璨光芒,转瞬即逝。
主人公张小月,出生在贫民家庭,小时候面对重病的父亲,孱弱的她就要学着去当铺当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来换取几包救命的药,但是无论她怎么努力,父亲还是离开了她,离开了母亲。母亲靠给别人做仆人来维持生计,低贱的地位注定了她们只能过卑屈的生活。为了生存,母亲嫁给了好心的继父,给她们母女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小月身上,希望知识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就在小月即将考上师范的时候,继父意外身亡,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又一次倒塌,学费的增长,生活的重担,对目不识丁的母亲而言无疑是没有出路的。为了生活,为了女儿的学费,母亲成为了娼妓,一个为小月所不齿的职业,当然,如果它能被称为是职业的话。同学的嘲笑鄙视,家长对学校的逼迫,使月儿把所有的耻辱都归咎到母亲身上。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怎么是不谙世事的月儿所能够理解的呢?被迫辍学,这条改变命运的路就这样被堵死了。她的美丽,她的倔强,使她不幸地被牵扯进官场的黑暗斗争之中,命运的齿轮让她成为了别人的情妇,同时也走上了自己“以之为耻”的暗娼之路,她,重蹈了母亲的覆辙。年老色衰之后,惨遇抢劫和讹诈,被关进感化院,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狱中望着那一弯月牙儿,逐渐寂灭,回忆自己悲惨痛苦的一生。
其实张小月也曾有过许多美好的梦想,追求上进,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因家境贫穷而落空。她美丽的容貌,足可以傍上谭局长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却因看不惯他的阴险狡诈而不愿与之为伍。出众的外表,出於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招来了更多的祸事。她美好的初恋,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都因为生活被逼做了娼妓,让她无法再面对昔日的恋人„追求美好结局竟是要靠出卖肉体,而那些阴险狡诈、凶狠残忍、为非作歹的人却依旧过着锦衣玉食、风光体面的生活。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堕落的社会,因为这个懦弱的民族,因为一群豺狼般的恶人。社会的黑暗注定了人世间会存在种.种不公和压迫,即使再冰清玉洁,也注定了她孤苦无依的结局,注定了她会被无尽的黑暗包围,注定了她会被重重阴霾吞噬,微弱的光亮难以抵挡黑云的催逼和压迫。在那无尽的黑暗中,没有光明与希望可言,无数和她同样地位的人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张小月就是对这个男权社会的控诉的代表者,要改变她的命运,要改变和她同样命运的人的命运,就必须要推翻这个不公的社会,否则,只会有更多的人在命运的纠缠中走向灭亡。
现实会让人低头。最初在面对社会的不公与命运的捉弄时,或许她还会有那么一丝希望,可是悲惨的事情接踵而至,她已开始感到绝望,就好像一个落水的孩子,想要抓住一根浮木,抓住一丝生存的机会,却只能在水中不停地挣扎,最终,没入水底。小月就好像那个小孩,她已开始屈服,开始放弃。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身体交换生活,但是为了生存下去,人不得不做逼不得已的选择,小月是这样,她的母亲也是这样,很多和她同样命运的女子也是这样,试问,有谁不愿意和自己爱的人过简单幸福的生活呢?可是现实不允许,她们已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如果想要活下去,她能做的就是不计一切后果的赚取食物,赚取能让她生存下去的资本。现实让人失去了本性,失去了原本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幸福美好的东西。有时候人为了生存下去,可以做她们原本深恶痛绝的事情。于是,人成为了现实与社会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