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德荣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心是一颗会开花的树。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把一件事装在心上,用心、用力、用情,铁树也有开花时。
高德荣就是这样一个榜样。他把独龙族的路,独龙族的富时刻装在心上,这两个字在他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长出绿叶,甚至开了花。这花不见得多么娇艳、多么起眼,也许朴实无华、素白无味,但却最是迷人。就如高德荣的一心为民、一生务实、一身清廉,人们看到的只是高德荣平凡的身影,务实的足迹,但正是这份平凡与务实最难能可贵,震撼我们的心灵。今天的独龙江,群山翠绿欲滴,江水潺潺流淌,村间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色彩鲜艳的新房子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风光秀丽的独龙江畔。谁能想到,昨天,独龙族人民还被高黎贡山阻隔在世外,封闭、原始、贫穷、落后。看到今天的独龙江,那个索道上、雪地里、山涧中,忙忙碌碌始终对独龙族人民不离不弃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定格在了独龙族人民祖祖辈辈的心尖上。一颗为民之心,一生为民之情,高德荣用他一生的足迹向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力量。
心是一颗会开花的树。当你观赏到高德荣的心灵之花向你开放时,那种美丽的灵魂震撼,不管是强烈的还是微弱的,一颗为民之心也会随之在你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向辽阔的心灵空间延伸枝干。它所引起的变化也许未必能向高德荣那样改变一族一江风光,但它却能改变你的生命历程,丰富你的人生色调,当你老时,能笑对百姓,无悔今生。
向高德荣同志学习,把群众装在心上。让群众在你的心底生根、发芽,让你的生命与群众的幸福生活一起绚丽绽放。
关于高德荣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
高德荣同志,伴随独龙族群众一路艰辛的走来,他的优良品格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
他有着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双重标准,对自己的家人十分严厉,可对老百姓关爱有加,他一心为民,心里眼里全是老百姓。但在他的眼里,老百姓比什么都重要,老百姓吃、穿、住、行不好,他会竭尽全力帮扶他们,使他们生活慢慢发生改变,而自己吃穿住行从来不讲究。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待工作满腔热情,对待自己从严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做人坦坦荡荡,真心为群众谋利益,实实在在地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他为百姓流的每一滴汗水,操的每一份心,注的每一次真情,都会铭刻于百姓的心里,铭记于百姓的脑中,他的所作所为将会刺痛那些表面忙碌不已,实则真正意义上未体民生、民情的领导干部们的心脏。有这样的领导,我们放心,有这样的干部,我们骄傲。
老县长工作一辈子,一直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直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视群众比亲人还亲。我们需要的正是他这种具有“双重标准”的人。
关于高德荣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
近期在酒店的工作我感觉很充实,这也是作为一名大学生需要维持下去的,我这是第一次出来实践,我接触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尽管这段时间的实践当中,非常的忙碌,但是我也会在闲暇时间去思考自己在这里的意义和收获,这样的感觉很是奇特,我接触到了很多知识,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因为我在酒店是做服务员,可以接触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接触不到的东西,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一些了解。
在xx酒店实习,我感觉很有动力,所以我需要持续的发挥好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在工作的时候我是感觉很吃力,自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是很不适应的,慢慢的我克服了这些,所以在服务方面我感觉很有动力,每天在酒店的工作让我感觉很是有动力,因为接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对日常的也是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大学生,过去在学校的时候还是缺少实践的,这让我也产生了很多兴趣,我主动的去做好日常的工作,始终都坚信,这对我个人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多帮助的,也是我接下来的工作目标,服务工作是需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给顾客一个交待,每天按时的做好相关的职责,现在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所以逐渐努力下,在这里我感觉很有动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我应该要主动去维持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我进步是很大的,接触到的这些知识让我受益匪浅的,我也认识到了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对此我也是感觉很有动力的,这些事情我还是深有体会的,在xx酒店这里做服务工作我感触非常的深刻,我也对自己做出了很好的判断,每天都按时的做好分内的职责,我的经验还是有所增长的,我一直都在做出相关的调整,过去没有做过服务工作,所以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才感觉自己很充实,也对自己产生了很多细节的认识,我也是真切的体会到了自己每天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直到现在我都是在虚心的学习着一些知识,我感激这次的时间经历,接触到了很多人,也提高了自己的临时应对能力,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锻炼了,确实给我的感觉是很充实的,所以现在我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很有成绩感,在未来我也一定会对自己抱有更多的信心的。
关于高德荣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4
武汉六院第一个报名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江城。江城曾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20__年武汉疫情中,他双肺全白,一度出现呼吸昏厥,住院整整50天。
江城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日记,一度吸引了数千万人关注。“当时武汉那么困难,全国各地人民过来支援我们,从内心里是非常感谢的”,这一次,他扛起了六院援沪医疗队领队的大旗。
像江城一样,24名医护人员均有参与武汉抗疫的经验。王小江说,他们除了按报名的先后顺序,也从专业上做了安排,4名医生分别来自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科室。
“除了照顾新冠的病人以外,还怕他们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病,像心血管、脑血管、消化道方面的疾病等。”王小江说。
白祥军也有相似的看法,在临时组建的方舱医院中,如果病人管理不好,可能会产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在方舱医院的病人都是些无症状感染或者轻症患者,他们中大多数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治疗,所以重在管理、心理疏导等,让患者能够更快康复和转移。
由于火车载量有限,六院的医护随身带了两天的防疫物资,以及一台监护仪、一台除颤仪,还有一个急救箱,之后再通过货运补充之后的物资。在确定名单后,医院也要和医护人员的家属逐个解释并征得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
20__年武汉疫情期间,共有1649名上海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据悉,此次湖北省第一批援沪团队千余人,包含了15家部省属医疗机构和35家武汉市医疗机构。
当天中午约12点半,白祥军一行抵达了上海虹桥火车站,随后被送往隔离酒店。他们被安排到了上海市静安区,到达酒店之后,便开始点对点安排工作,“主要是通过核酸检测把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病人筛出来,之后转移到方舱医院治疗”。
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这是上海在将浦东浦南相关辖区和浦西相关辖区分批检测后的首次全员核酸检测,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筛查,上海进入“决战36小时”。前一天,上海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抗原检测。
据悉,待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筛查结果,明确后续管控措施。在此之前,上海全市将继续实施封控管理,除因病就医等外,严格落实“足不出户”。
“我觉得经过这两年抗疫,都有了一些经验。上海的社区都动员了起来,居民也没有出现太多恐慌的情绪。”白祥军说,早期在武汉,因不知道病毒的厉害性,社区未能及时发动起来,甚至还会忙中出错,出现核酸样本和人对不上的情况。
白祥军表示,目前上海当地已经把核酸检测系统建立,志愿者很熟练地帮医疗队把信息录入,他们只负责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