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列表页

2025年党员听党课记录

2025-10-02 21:38:57心得体会

2025年党员听党课记录 篇1

  会议记录: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xx年xx月12日

  会议地点:党员活动室

  参加人员:全体党员

  记录人:杨

  会议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025年党员听党课记录 篇2

  6月12日,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召开第四届九次会议,研究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党委书记、局长凌先有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邢志勇,党委委员巫明强、李昌凡、张宝林及党委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凌先有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关于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要求。会议认为,组织开展好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丰功伟绩,有利于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和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激发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会议要求,要把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开展正能量活动结合起来。“七一”之前,局党委要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和在职党员干部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一是完成12个老干部活动站党支部巡回讲党课计划;二是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举行庆祝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革命歌曲演唱会;三是以回顾党的光辉业绩为主题,召开离休干部庆祝建党95周年座谈会;四是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五是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党龄70年以上的老党员;六是组织部机关和水利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答题活动,“七一”以后,举办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和委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训班。

  会议还在各党支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提出了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意见。

2025年党员听党课记录 篇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企业“内抓管理建队伍,外树形象拓发展”,这正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的用武之地。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同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企业管理之中。这就要求从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范畴之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效益中心,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就企业改革而言,由于体制转变涉及诸多深层次问题和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如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企业改革顺利进行,除了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激励和引导作用,以便形成揽活—干好—再揽活的良性循环,达到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爱岗敬业、成本受控、政通人和、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即吸纳先进施工技术能力,提高施工工艺能力,合理科学组织施工能力,持续发明专有施工技术能力,以及适应市场、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能力。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才能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真正把企业搞活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企业精神是在企业员工正确价值观培育出来的群体意识,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驱动、激励和导向作用。在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观是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的观念形态,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无形资产和精神动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它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向,规范员工的行为,也是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化解矛盾,增强认同感,促进施工企业文化发展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既是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体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最活跃的部份。思想政治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施工队伍稳定和生产经营发展,政工人员素质又决定政治工作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因此,提高政工队伍素质是当前一个紧迫的问题。首先,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企业和职工利益为已任,以党性和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职工,以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与时俱进,理清思路,努力工作。其次,要努力克服三种观念。一是克服搞政工吃亏的观念,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时刻放在第一位,这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二是克服手中没有权力说话不硬气的观念。明确政工人员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靠自身素质、品质、和人格的力量表现出的非权力因素,在群众中产生信服力、感染力与向心力。三要克服政治工作难做的观念。要以企业和职工利益为已任,勇挑重担,自觉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生产经营之中。第三,要加强政治和业务理论的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开阔新视野,拓展新领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艺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必须紧扣生产经营、紧扣职工群众、紧扣施工现场,从最需要思想政治介入的内容和环节入手,从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入手,找准了切入点,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会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生产经营中去,与各项工作密切配合,取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