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师德与师爱心得感想 篇1
爱是教育的底色,爱能创造一切,欲取之必先予之,“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爱的教育的强大魅力,通过对《教师法》《幼儿园管理行为手册》中涉及教师行为规范等章节的深入学习,使我读懂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爱是个永恒的话题,老师对孩子的爱如涓涓流水渗透着幼儿的心灵。如果说亲子的爱源于血缘本能的爱,那教师的爱则是更多的博爱。可爱的孩子固然人见人爱,但对个别幼儿的特殊之爱就更显得重要。每一位孩子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孩子交流,用爱去和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这样,才会叩响孩子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孩子情感的共鸣,让孩子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孩子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孩子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教师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称得起教师这个称谓。
关于教师的师德与师爱心得感想 篇2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每个学校的校规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一条。学生这么的尊重老师,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爱护学生呢?答案是肯定的。
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提高教师的待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教师都应该更加兢兢业业,努力关爱学生,让学生在我们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学习完师德与师爱这门课程之后,在苏小平老师的精彩讲解下,我对如何成为一名有优秀的老师又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具有优秀的品格,因为会有一大群学生以你为榜样,你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会对你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面带自信的笑容,仿佛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得到你,给学生带去无限正能量。相反,如果在课堂上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那么你会把这种心情带给学生,影响他们的学习。尊重别人,有礼貌等行为习惯,也应该注意。为学生做好榜样。如何在课堂保持笑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有的人会厌烦。没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而强颜欢笑,青春期的学生,正是敏感的时候,他们是会感觉出来。这样的话,你的笑容不仅效果不大,可能还会让学生觉得你的虚伪,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但是要是我们能够做到去爱学生,那么在课堂上见到一群你爱的人,你的脸上会不由自主的发出笑容。可能还会因为见不学生了而失落。管理一个班级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到公正。
只有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你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信你了,你说的话学生才会听。要不然学生会和你对着干,不利于你对班级的管理。最后,教师技能是一个老师不可或缺的部分,说的天花乱坠,到头来上课一团迷糊,学生还是不会喜欢你。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上课,自己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精通,还要会讲。
师德和师爱大家都知道,而且可以说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做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就比如说吧,我们有些人的脾气有些急躁,对学生也非常地热爱,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看到孩子们平常的一些厌学、不做作业、违反纪律的坏习惯,就特别的恼火,特别有些调皮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总是在老师的反复提醒下还屡次再犯,甚至屡教不改,这个时候老师就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在我看来,老师的爱也要宽容有度,要容许孩子们犯错,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很多老师老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更难教恐怕就是这个道理了。因为对孩子的爱很深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对他们的要求也必然过于严格,往往这时候就会容易做出伤害孩子身心的事情来。师德和师爱中咱们不仅要考虑咱们自己的付出,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不能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来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关于教师的师德与师爱心得感想 篇3
学习了苏小平老师的《师德与师爱》以后,感悟颇深。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人们心中学生尊重老师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作为一名老师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既是责任也是义务。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个教师都应该兢兢业业,努力关爱学生,让学生在我们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学习完《师德与师爱》这门课程,在苏小平老师的精彩讲解下,我对如何成为一名有优秀的老师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因为会有一大群学生以你为榜样,你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会对你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为了学生,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未来,作为教师,我们要担负起这个重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表里如一,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好领路人。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作为教师的我正为着实现它而努力着,我带着一颗爱心去爱我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关爱每一名学生。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管理班级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到公平、公正、有理有据,爱护学生。只有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你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发自内心关心关爱学生,从爱护学生、关注孩子的成长,才会赢得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支持,才利于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一个教师师德不可或缺的部分,说的好不如教的好,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上课,自己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精通,还要会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吧。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选择无条件的付出,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进步吧!
关于教师的师德与师爱心得感想 篇4
全员培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次集训,是教师心灵的一次洗礼,是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又一次充电,全员培训,既是教师的收心会,也是新学期的一次动员会。
全员培训的必修课第一篇就是《师德与师爱》,苏小平教授从张丽莉三篇演讲到两篇作文题,以及诸多和学生互动的情景,反映出张丽莉之所以能舍身救学生,不是偶然。是具有高尚师德和伟大师爱的具体体现。听后感触很深。
记得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的教师。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体会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就“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授业”,这是很片面的。殊不知传道、授业、解惑是密切联系,同步实施的任务。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光荣职责,要完成这个光荣而神圣的重任,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应视为教师修养的首要问题。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见,为人师表必先修养锻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有纯正的心灵。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