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列表页

巴金著作《灭亡》有感

2025-10-27 15:33:24心得体会

巴金著作《灭亡》有感 篇1

  巴金曾说过:"我是一块木柴,我愿意让自己化为灰烬,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我想,他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在自己的第一篇小说《灭亡》中创造了杜大心这样的一个人物

  杜大心,一个外表冷酷内心热忱,一个刚强而又脆弱的青年诗人。第一次爱情的破灭使他不再相信爱情,当他确信自己爱上了李静淑时,却又在不停地逃避,最后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告别了她,为理想付出了生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古今中外,爱情被人们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对于17岁的我可能尚早,但我想,如果我是杜大心,可能就不会弃她而去了。这一点我确实是自愧不如,因为在理想与爱情之间选择,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有自己的理想,一种有点偏激的理想,他要毁灭那些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结果正如巴金本人所说,杜大心是单独地在进行革命的斗争,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但他"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是值得我们敬佩的。退一步讲,即使不用去灭亡,试问,如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怀有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渺远的思想?突然感到,现如今我们的精神世界真的是太狭隘了!生活节奏太快,娱乐太低趣味,人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去拓宽自己的精神世界。

巴金著作《灭亡》有感 篇2

  “巴金著作纪念本文丛”之一的《灭亡》,和几部代表性的小说《激流三部曲》、《人间三部曲》和《随想录》、《再思录》等。书店里也看不到《灭亡》,好在终于有了现在的这个版本。这是由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策划、上海人民出版出版的。

  1927年初,经过漫长的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巴金和他的朋友经马赛抵达巴黎。

  巴黎,这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年轻的巴金并没有平静的日子。离开法国三十年后,他这样回忆:

  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后,我从夜校出来,走在小雨打湿了的清静的街上,望着巴黎的燃烧一般的杏红色天空,望着两块墓碑似地高耸在天空中的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想起了许多关于这个“圣母院”的传说。我回到旅馆里,在煤气灶上煮好了茶,刚把茶喝完,巴黎圣母院的悲哀的钟声又响了,一声一声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

  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是悲哀的,只因为他自己的心充满了悲哀:

  在这人生地疏的巴黎,在这忧郁、寂寞的环境,过去的回忆,折磨我,我想念我的祖国,我想念我的两个哥哥,我想念国内的朋友,我想到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斗争和希望,我的心就像被刀子割着一样,那股不能扑灭的火又在我的心里燃烧起来

巴金著作《灭亡》有感 篇3

  那是一个腐朽而又充满生机的年代,愚昧无知的国民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阴阳两隔已是司空见惯,其中的爱与痛令人潸然泪下,惋惜不已,不禁要为自己身处的时代感到庆幸。出身于1904年的巴金前辈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国家受凌辱,战火烧到家门口,百姓陷于水深火热却仍然是愚昧无知,他心中愤慨,于是才能写出像《灭亡》《憩园》《寒夜》这样的长篇小说。

  我认为巴金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文学巨匠,他们揭露社会丑恶的一面,褒扬人性的善良,抨击封建思想,各自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两者的作品我也读过不少,最先接触的是鲁迅先生的著作。似乎鲁迅先生总是在抨击在揭露,给人以巨大的震撼的同时,不免给人注入一丝寒意。文章如此有力,正是因为其忧国忧民,心境沉重,也正是因为这个,鲁迅获得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敬仰!

  而巴金前辈,正如人们称之为"人民的作家",他的小说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是生活的一部分,家人的关心,朋友的照顾,故事仿佛就是真真切切的发生过一样,真情在流淌。但像鲁迅先生一样,巴金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腐败,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剥削,是人民痛苦的根源。于是在他的作品里,我又看到了罪恶在横行,真情与罪恶交织的社会中,与真情伴随的便是痛苦,人们在期盼黎明…他用一片赤诚的心去写作,同样赢得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尊重!

巴金著作《灭亡》有感 篇4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庞统、姜维、徐庶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