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观看主持人大赛观后感心得感悟_第六届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1
撒贝宁,这个名字被大家熟悉基本是从《今日说法》开始的,年纪轻轻,说起法律事件头头是道,最主要的是,一脸严肃,让人看了就觉得整个人的都是冰度,一点温度都不能再高。
但随着观众“口感”的变化,传统的电视台的主持风格也有了调整,最让人意外的是央视的撒贝宁,台下的他没有一点正行,在各档综艺中更是“贫”到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但这就是撒贝宁,一个真实的撒贝宁。
在大家都逐渐接受无限欢脱的撒贝宁的时候,他已经完全释放了自我,并将这种特长带上了异常严肃的央视节目,这档节目不是的《今日说法》,而是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这档节目时隔多年再次与观众见面,从选手到风格,显然央视节目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需要补充新的血液,以过度到符合观众口感的发展新阶段。
毕竟不管背景多么强大的电视节目,身为平头百姓的观众依然能称得上他们的衣食父母。但在这档节目中,撒贝宁作为主持人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同时也上演了一场“大型翻车”现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第一位选手的3分钟展示非常精彩,仿若给观众带来一枚“催泪弹”,在传统的新闻播报中让人内心感动。就在这份沉重中,撒贝宁在董卿点评之后又开始调皮了:谢谢董卿评委,感谢大家收看《朗读者》。
因为,无论从专业评委的角度还是普通的看客,董卿在《主持人大赛》现场的点评都十分到位,且段位极高,点评多以建议为主,总能一语中的,让人快速成长,这对于知识量储备丰富,已然在综艺节目中游刃有余的董卿来说,表现亮眼也是预料之中。
而作为晚七点中央新闻新闻的主持人康辉,其发言则趋于内化,张力十足,但在节目观看效果的“添油加醋”方面明显逊色于董卿,却也丝毫掩饰不了“肚子里有货”和点评犀利到位的闪光点,可以说是“废话不说,句句经典”。比如,开场就说:第一个上场的人基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特别有压力,另一种是给后面上场的人很大的压力,你是后者。
三个人各有特点,这种高配置的搭配也算是央视精心搭配的一出好戏了。但其中最大的活宝,还当属撒贝宁。当第二位选手出场的时候,面对现场热烈的掌声,撒贝宁又调皮了:大家都知道,这个热烈的掌声主要是送给颜值的吧?实力嘛一会就看你的了。
面对这一上场就被将了一军的考验,这位选手也丝毫不含糊,情商不是一般的高,直怼撒贝宁:咱俩站在一起不就是颜值和实力的象征吗?对此撒贝宁也丝毫不放弃自我调侃和优势展现:咱俩站在一起你也没比我高多少。
在董卿发言环节,自然也会忘不了调侃撒贝宁,她说:就像撒贝宁刚才酸溜溜的说的一句:这个掌声是送给颜值的吧?
此话一出,撒贝宁就像被点了懵穴一样面露尴尬,却无奈于根本插不上话。面对自己的言论“劣势”,撒贝宁又给了救场评委康辉的总结点了无数个赞,康辉说:颜值有时候就是实力!
在几位参赛选手的轮番登场中,虽然他们都异常优秀,但在短短几分钟的表现中有跌宕起伏也有不入滋味,而撒贝宁的调皮,配上董卿的挤兑调侃,则给严肃紧张的节目平添了几分欢乐。
特别是在机器作诗环节,将对撒贝宁的调侃推向了最高潮:女选手用自己编写的程序以“撒贝宁”为题作诗,简直嗨翻现场,全诗如下:雅调清圆有捷才,逢君笑口便常开。玉容风骨些许矮,且帅还添半点呆。
看了这几行字,撒贝宁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不但连拍大腿,血涌上头,而且性情大变,直接上台怒指选手:你别比了,时间到!就是这简单的对话,让接连几个参赛者状态不佳的情况下,重新燃起了观众的欢乐点。
自然,董卿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调侃撒贝宁的引子。同时也说出自己的好奇:如果输入董卿和康辉会是什么样的诗?参赛者也卖起了关子:“让我晋级,下次揭晓答案。”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出,当高手遇到高手,撒贝宁对董卿的发言还是有点防备的,一直抱着手臂,余怒难消的撒贝宁直接打断了董卿的追问,对此董卿也丝毫不嘴软:小撒的脸更黑了!
从笑声中走来,真让人感慨大数据的厉害,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在冰冷的机器和数据面前,有血有肉的我们未来在技术面前都会变成无力或失能的“透明人”。我们都会像撒贝宁一样暴怒的同时还有几分“至死不相信”的质疑。但程序的研究者说:必须相信,它比你自己都了解你。
看了《主持人大赛》,又想起那句话“央视出品,必属精品。”的确值得一看。唯一让人看了想吐槽的就是撒贝宁的姓氏读法,可能是习惯使然,在这样严肃具有影响力的权威舞台上,只有开场介绍和龚凡选手叫对了撒贝宁的名字,包括董卿在内,每一个人都在做错误的示范。
关于这个错误,撒贝宁曾经在节目中说过这样一个金话筒颁奖现场的片段,他遇见播音主持界的泰斗级人物方明,上来就问:你知道自己叫什么吗?当时把撒贝宁吓得不清,不自信地说:我还知道自己叫什么。但方明老师说,你的姓氏“撒”大家读的都是错误的,你是撒[sǎ]贝宁。
关于这个失误,撒贝宁说:一个是大家叫习惯了,另一个是祖国幅员辽阔,各地发音习惯不同所致。有的地方读出来就成了撒(sha)贝宁。但撒贝宁也直言,因为这场经历,曾经让自己备受打击,当时在颁奖现场,台下的观众发出一种声音:连自己名字都念不对,还当主持人?
而在这个节目现场,大多数人都把他的名字念错,就连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曾经强调过撒[sǎ]字读音的董卿,也用的是自己的错误习惯。抛去这点鸡蛋里挑骨头的“咬文嚼字”,这档节目真的非常精彩,特别是董卿撒贝宁两人的“对话”时不时给观众来一场“神仙打架”。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大赛》你看了吗?除了精彩,简直可以称得上“撒贝宁专用大型翻车现场”了。
大学生观看主持人大赛观后感心得感悟_第六届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2
借着超高标准高水平的20xx主持人大赛开播,来康康20xx年前CCTV主持人大赛金奖获得者撒贝宁的精彩表现吧
曾经是意气风发自信飞扬的49号选手
现在是大气从容睿智幽默的大赛主持人
一段当年的评委评价:“当年主持人大赛给评委规定,所有的选手分数不能打到满分,我们当时是百分制,你觉得他再好也不能打到100分。我们都遵守了这个规定。但经过几轮下来,我们三到四个评委违反规定给撒老师打了满分100分。我跟其他评委老师也没有经过任何交流,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人必须获得第一名,因为太喜欢他了。实至名归!!!”
央视主持人大赛20xx观后感八
就我作为大众评审所观察到的各位选手的表现,之所以龚凡第一场能得高分出线,就在于与其他同类型的主持人相比,她的的风格比较突出,而且跟央视现在迎合“年轻化”“轻松幽默“趋势有很大关系。当时看她上场的时候就感觉,嗨这姑娘不一样,后来董卿点评的时候也提到她鲜明的个人特点,估计在场的大众评委都看到了她的特点,给的分就比较高。至于业务水平,能上这个场合比赛的,差不多是这个年龄段主持人里的精英了,都很强。
楼上有一个答主有提到人情啊暗箱操作啥的,这个咱也不知道。但以他们准备特别充分不出错,就认为选手提前知道题了或有内幕,这种想法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
同时,作为一个认真看了比赛全程并认真听台下评委和董康二人点评的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央视的这些新闻人,他们对新闻的理解力洞察力,对新闻事件的策划能力,真的是一般新闻人和媒体人所难以企及的。不愧是央视。
大学生观看主持人大赛观后感心得感悟_第六届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3
央视出品,必属精品。央视从不让我们失望,这一次的20xx《主持人大赛》又一次打脸了各大电视台和媒体。不是官媒不会玩,玩起来就是标杆。细数央视出的一些综艺无论是最佳下饭神作《舌尖上的中国》,还是令人心潮澎湃为我国历史自豪满满的《国家宝藏》,这一次的《主持人大赛》也是延续了一贯的专业、严谨、高质量。
先说一下龚凡吧,海外留学,名校毕业,跨界主持…几个标签亮出来真的很加分,但是弱势很明显,作为主持人,她的咬字、气息等和专业人士根本比不了!如果说这些东西都可以训练,差一点不算什么,那么看一下她随机应变的能力。撒贝宁假作冲上台,她在舞台上躲来躲去,弓腰驼背,仪态全无;撒贝宁说“我要拔了机器的电源”,她表情都尴尬僵硬了,摆着手说“不要找电源”,我甚至都觉得小撒再说点啥,她都没词儿了。
她也有机智之处,比如面对“输入一下评委名字,看看会出现什么诗”的要求,她说“晋级下一轮的话可以输”,显得机智吧,但是!这个回答真的很普通,烂大街的梗了,很多比赛的赛场上都有选手用过。正如鲁迅所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您猜,龚凡是第几个?而且,这类要求另输名字的情况,应该是在准备PPT的时候可以预先想到的,比如你是龚凡,你在做PPT时明知这首撒贝宁的打油诗不是由程序写的,而是你自己手打的文字(我这里不截图了,大家可以看下龚凡PPT展示的诗,明显是事先写好的,电脑作诗不是这种展示效果),你会不会考虑一下现场突发情况?总而言之,她的应变能力比起尹颂“咱俩站一起不就是颜值和实力”这种新梗新接的应变能力差太远了。
她表现好的地方应该是九十秒的即兴,现场取材,结合自身经历。可是她出场比较晚,可以根据前面三个题目推测出题目与家乡有关,家乡的什么呢?无非是衣食住行,视听嗅味这类。(文艺类后出场的真的有优势)相比较第一个出场的尹颂,在不知道题目的情况下发挥得真的很好。
九十秒即兴真的蛮好,真的,对比她的自我展示,不过和前面龚凡一样,有预先猜题的优势,真实实力应该再差一点。参加的主持人都是什么神仙?每一句都是标准,丝毫不拖泥带水。剪辑也不会随意造悬念,故意整的花里胡哨,一上来就开干!目标直指主持人大赛这个主题,不偏题不离题。看的很爽,很期待新一季的节目!
大学生观看主持人大赛观后感心得感悟_第六届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篇4
昨晚的比赛,相信很多职业主持人都在关注。另外,艺考学生更会特别关注。因为里面就是应对考试的范本啊!
昨天的比赛分两个环节,一个是自我展示,一个是即兴考核。参赛的选手水平都很高,绝大多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观点鲜明,非常值得借鉴。
自我展示,多数选手是设定了一段节目的主持词,不少选手都结合了自身的姓名、地域等特点,加入了个性化元素,在艺考中大致上是“模拟主持+自我介绍”环节的范本。
即兴考核,虽然也是“模拟主持”的形式,但本质上更像艺考中的“即兴评述”。康辉老师在点评选手王宇彤的时候就说:“先说九十秒的即兴评述”,显然就点到了本质,然后又特别强调了要有“态度”。
先说九十秒的即兴评述。其实我们很希望在评述当中确实能够看到这个主持人对这个新闻事件的态度,重要的点还是要放在这样一个老兵、这样一个老英雄,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愿望?有生之年一定要到天安门去看升旗,一定要在天安门去亲吻这面红旗。而且,作为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跟现在的一些时事联系得更紧,尤其说到“五星红旗”--最近这段时间,我相信大家对于五星红旗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这样一种情感,因为面对着我们的一些挑战、一些风云,十四亿人都是五星红旗的“护旗手”,这点其实你如果在这个评述里边把它也抓住,联系起来,突出的话,会让你的这段即兴评述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