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养成课后总结范文 篇1
时间飞逝,一转眼我们的大学生活已过了三分之二,即将毕业,即将走向社会,在这之前,我们学校在20xx-10-28至20xx-11-01期间给我们进行了将近一周的岗前培训,也是给我们进入职场之前的一个热身,俗话说“打预防针”!学校为了在岗前培训中给我们提供更充分的信息与资料,请了好几位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和教授以及往届就业出色的师姐来给我们做讲座,虽然这个岗前培训仅仅有五天,但是我们从中感受颇多,获益匪浅。
自从进入大学后,突然发觉渐渐褪去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的未来考虑了。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身上蒸发。我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乌托邦,而是现实的世界。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我想,对我们这群没有见过世面,整天呆在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来说,就业是一个遥远得不能再遥远的话题。但是,我觉得,转眼毕业将至,就业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以防被打个措手不及。
之总是第二天上午给我们培训的知名人士,他是广州乾金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实他也是我们这个学期《商务谈判》这门选修课的任课讲师,他是一个和蔼,很有亲切感的人,知识渊博,经验也很丰富!这天之总给我们培训的是有关外贸跟单素质要求的讲座。一直以来,我们对外贸跟单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之前有学过这类课程,陌生是由于我们并没有实操过,没有这方面工作的实习经验。所以我们对这个岗位也是模棱两可的,这次之总不仅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外贸的理论知识,我印象最深的是外贸从业人员的三个基本素质要求:第一,有充分的专业知识;第二,要细心认真;第三,要进取博学。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经过之总的讲座,我不仅仅对外贸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也认识到自我推销的重要性。下午谢老师跟我们进行了有关毕业论文指导,我们也有了初步了解与认识,接下来就要自己去琢磨研究。
白老师是第三天给我们进行有关振奋精神,迎接新的职业生涯的主题讲座,他的讲座也令我印象深刻。白老师不仅口才好,而且还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是令人赞叹不已。我们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我们的优势就是英语,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专业就是英语,更没有让我们的专业变得专业。在我们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拥有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才比比皆是。白老师说得对,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好英语这个工具,要善于利用英文工具。白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我们从未听过的三个词:精,气,神。还给我们解释了它们的含义与英文表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仅现在要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以后也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此外,老师也说了一些有关选择企业方面的经验与意见。你要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向并结合实际,找到自己心仪的企业。然后开始了解企业文化,深入体会,这样才能体现你的诚意与决心。白老师也为我们讲了推销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去面试,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融入这个社会群体等等。在工作岗位中,做事先做人。经过老师的指导,我明白了许多,也解开了我之前的许多疑惑,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我的自信心。
第四天上午我们上的讲座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现代职场化妆与礼仪实务。学到了一些有关着装,化妆等让自己形象加分的`知识,十分实用。礼仪是现代人的处事根本,礼仪也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通过学习职业素养这一门课程,让我学会了许多在商务活动中讲究礼仪有利于塑造个人形象,有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下午是05年毕业的刘师姐给我们讲了有关高职毕业生有关成功之路主题的讲座。刘师姐给我们讲了她个人的艰辛求职历程及如何在职场中生存的技巧。我从中学会了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有决心,坚持到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师姐的经验总结。
第五天,我们下午去了南沙港,参观了进出口业务报关通关项目,从一无所知到稍有了解,我们有幸接触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
虽然岗前培训仅仅有五天,但每位老师的指导,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谢!
细雨霏霏中,我们一行人来到74中,聆听河师大王茝教授的讲座,这次讲座让我印象深刻。
说实话,在看到这个讲座主题的时候,我是没有什么期待的,预想着又是一些老生常谈,大道理一堆的无聊闲谈。但是我错了。
我一下子就被吸引是因为王茝教授的名字,我瞄了一眼,不认识。不过没关系,我快速请教度娘,还好度娘挺靠谱,告诉我这个字念chai。后来王教授又给我们做了讲解,茝,古语中一种香草,因此,王教授笔名即为王香草,底下一众听众忍俊不禁。也许者就是所谓大俗即大雅吧,但让人印象深刻。
王教授先给我们来了一段演讲,是写在他女儿成人典礼上家长代表的发言,用三个故事引出了不同的道理,浅显易懂,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父女情怀。我听到了最动听的一句话,父母与孩子的相遇是宇宙间最美的相遇。最好的相遇,是我遇见了你,而你,又恰好喜欢被我遇见。
王教授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王教授对每一条都展开进行了分析,关于爱生、风险、育人等我不想赘述,但是王教授对于爱国的看法与观点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也许跟我是政治老师有关,我很关注这个问题,有更多的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而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答案。但是王教授却能自信满满的告诉我们说:爱国不需要理由,不爱国才需要理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理论物理大师彭桓武学成后,千方百计回国,没有传票,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后门”才最终回到祖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会过才需要理由。学成归国嘛!这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王教授的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出口成章都深深的吸引了听众,但是我却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爱国不需要理由,不爱国才需要理由。这份爱国情怀,这份民族自信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与学习!
职业素质养成课后总结范文 篇2
本学期我们在课堂上讲述了很多有关于社会、职业、专业等相关知识。也许是因为我们即将面临社会的挑战,所以心里总会有所担忧。可是青春注定不是一场舒适的旅程,即使前面的路是荆棘坎坷还是一帆风顺,这是我们难于预料的,但是只要前方是一条路,我们就要勇敢有自信的走下去。人只有经过了挫折的考验才会更加有勇气的接受人生困难的折磨。
在课堂上我们也引用了社会的一些正反例子,说说自己对社会的感想和对社会的评价。有的人对社会评价:社会很残酷、冷漠,但是又很现实。有的人却说:社会很热情有责任感,这两者结合起来也许就是既真实又现实的社会。我们即将面临职业选择的旅程了,现在大家总是觉得前方路途茫茫,找不到指航路标。现在我对于自己以后的毕业就业也很担忧。但是只要我有自信心总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人生就是要经历困难历练才会变的更加沉着稳重。所以我乐观的接受我自己选择的路还要勇敢的走下去。也许社会的生活不像我想象那么美好,但是只要我笑着看待我的人生,相信我的人生总会充满欢声笑语。在以后的职业岗位上我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善于适应;化工作压力为动力;善于表现自己;脚踏实地工作;设立工作目标,按计划执行;勇于承担责任。这是我对自己以后就业的要求,但是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心态也是非常重要。
职业素养这门课程让我们懂技术、会沟通、善表达,以上这些技巧和素养精神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这是我在职业素养中学到的知识。
职业素质养成课后总结范文 篇3
目前高职教育的取向成为热点话题,有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服务产品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紧扣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有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职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首先还应遵循“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教育观念,并在高职教育培养两大目标———“高素质、高技能”中应坚持前者优先于后者。以上两类主流观点的产生和冲突与高职教育脱胎于传统学科教育的背景有关。前者试图通过强调“就业应用”来突出高职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区别;后者试图通过强调高职教育仍是教育来矫正前者的过度偏移,但未提出合适的思路。本文先指出高“就业”导向的缺陷,继而以体育高职教育为例提出“职业导向”和重视职业素养的办学探索思路。
一、高就业导向的几个问题
现今,常用就业率的高低作为标准来衡量某一高职教育专业开办是否成功。但高职教育如果片面追求高技能,去实现零距离就业,那么高职教育将沦为企业的岗位培训,失去其教育的属性。
1.从用人单位对雇员的要求来看
至少包括素质和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前者往往是隐性的,后者则是显性的,可考量。有的学校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中的就业要求,片面地理解为仅包括可考量的技能的要求,于是,试图在课程设置方面努力达到与应用场景“零距离”,努力培养学生的技能,将非常有限的教育时间投放在企业所擅长的业务培训领域。用人单位往往认为许多岗位的新手通过企业上岗前的培训和几个月的帮带便可成熟了,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思维、性格、意志、职业操守等素质,却无法通过内部培训来培养。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在大学生招聘中找到素质较好的苗子进行业务培养。高职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若持之日久,则会因其业务技能培养与企业培训相比较效率低下而失去存在的部分价值。
2.从调研的专业角度来分析
要与三年后业态的.用工需求“零距离”,是难以达到的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各专业通过对目标市场进行专业需求调研,描绘出岗位的关键能力需求,并通过课程来体现,自我要求高者提出“零距离”。这种借鉴STP营销思路的专业建设思路,比起之前完全按照学科体系、无视用人单位需求闭门造车式设置和建设专业的做法,无疑是先进很多。但这种思路需要对至少后三年的用工需求和能力要求进行精确预测,而人才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存在着许多变数,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
3.从学生个体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来看
就业或许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应视为全部仅盯住某一类岗位的入职要求来指引学生,也存在着给受教育者带来难以应对未来变化的潜在风险。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年轻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转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这种情况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职业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我国社会也发生着同样的变化。职业或岗位的变换并非无条件的,它要求变换职业或岗位的人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变化了的工作,否则就有失业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教育至少应从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出发,在高素质的基础上追求高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从就业市场和高职学生终身学习这两种需求从发,高职院校可分析自身教学活动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在教育服务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而从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来设计服务产品。下面,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这种专业设置思路。在教育服务产品提供者市场上,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是本科层次的体育学院和其他类型的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与本科层次的体育学院在教育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区别主要是职业化教育和学科应用化教育;与其他类型的职业技术学院相比,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有明显的区别优势———体育类教育服务。因此,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比较优势在于其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体育类及职业化。将这两大比较优势进行内涵上的丰富,并形成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服务产品选择和设计时应考虑的两个维度:体育素养和职业素养。
1.体育素养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体育类院校,以体为本,这也是与其他类职业院校竞争的比较优势之一。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服务产品应强调对体育素养的培养。《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
(1)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
(2)事物本来的性质;
(3)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素养和素质含义接近,但素养与素质相比更强调后天不断修习涵养的作用,即学习提高的重要性。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学术定义———“体育素养”有不少定义,但都是从别的角度去定义这一名词的。在此尝试定义适合于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使用的体育素养:经过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学生或学员在体育技能与行为、体育知识与意识、体育个性与品德等方面形成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与修养。这一定义先在此提出来,可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具体来说,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所提及的体育素养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体育技能与行为,
(2)体育知识与意识,
(3)体育个性与品德。上面三项中,前两项属于显性体育素养,可以通过各种课程考试成绩、职业证书(如某项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如笔考或技能考试)来验证;后一项属于隐性体育素养,体育对人格培养作用已有诸多论著,在此不再转述。一般来说,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都会注重对学生显性体育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有一技之长,但往往忽视对学生隐性体育素养的有意识培养。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隐性体育素养的提升会使其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职业素养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职业型院校,以市场为导向,是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类型体育院校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服务产品应强调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学术定义———“职业素养”(Occupationalquali-ty)并不多,有一条定义较接近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使用的职业素养定义: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根据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一定的修正,得出合适于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使用的职业素养定义:经过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学生或学员成为该专业方向所瞄准的职业或行业的入门人时初步具备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具体来说,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所提及的职业素养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职业技能。如从运动员转变为健身教练,需要有能力将运动技能转化为指导技能。
(2)职业意识(或思想)。
(3)职业行为习惯。
(4)职业道德。上面四项中,第一项属于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后三项属于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职业技能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通过三年时间使得学生掌握体育、计算机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入门技能,并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而隐性职业素养代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虽然看不见,但决定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决定一个技能人才长远发展和成就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而是其职业素养。从教育服务产品的角度来说,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服务市场的产品功能定位便可视为致力于提高学生(或学员)的体育素养和职业素养。
3.二个维度建立起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将上面分析得出的二个维度作为四象限分析法的坐标,便可得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服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模型图(篇幅所限,图略)中,共有四个象限,各代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服务产品(专业)在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素养两方面的提升作用大小的组合,Ⅳ象限表示体育素养和职业素养两方面的提升作用都较大,是教育服务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三、以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评价专业建设的合理性
这种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评价思路,相对于目前流行的用就业率作为评价标准来说,更为科学。除了提升学生就业水准和获取更多更准的就业信息外,就业率往往由许多教育机构所不可控的因素决定,如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中细分行业及企业的年景、学生原有基础、学生及家长所拥有的有利于就业的社会资源、偶然因素等,这些因素在培养人才的三年期间变数极多。用由这些因变量决定的就业率来否定或肯定某个教育服务产品,明显是不科学的。此外,这种评价思路往往更注意其隐性素养的培养,更有利于创建专业特色。例如一些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有市场营销专业方向,这一专业从表面上来看见似乎与体育不沾边,几乎无法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竞争时形成优势。但如果这专业注重对学生的体育个性与品德等这些隐性体育素养进行有意识培养,则可以在国内各大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比较中独树一帜,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取向,永远是一个社会热点。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本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校应该紧扣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有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重点,而且“高素质”应该优先于“高技能”。以上两类主流观点的产生和冲突,与高职教育脱胎于传统学科教育的背景有关。前者试图通过强调“就业”“应用”来突出高职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区别;后者试图通过强调高职教育仍是教育来矫正前者的过度偏移,但未提出合适的思路。本文先指出高“就业”导向的缺陷,继而以体育高职教育为例提出“职业导向”和重视职业素养的办学探索思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素质养成课后总结范文 篇4
一转眼一年的时间飞快就过去了,我也成为了自己从来没想过会成为的服务员。在刚刚毕业的这一年我很是迷茫,最后也算是命运使然来到了这里工作。既然工作了,那就要认真负责的工作,通过我这一年的努力,我也熟练了餐厅的各项工作。我一开始也认为做一个服务员很容易,后来实际工作之后发现好像并没有那么轻松,不单单是身体还有精神上的劳累。但这一年的时间我也都坚持了下来,还是挺佩服自己的,下面就这一年做简略工作总结:
一、态度上
在一开始我是很看不起这个工作的,难度低,工资低,觉得服务员这种丢人。但是后面自己也正式工作了,也想对得起餐厅给我的这份工作,虽然这种工作很容易,但我还是要认真做的,这是责任的问题。但是等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发现事实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做一个服务员好像也挺难的.。我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犯下过很多错误,没有记住台号,在刚刚上班的时候上菜经常上错,也经常拿错菜,但我都认为这只是我不够熟练而已,等多上几次菜就都知道了。但是等我记住台号,记住菜了之后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因为把我传菜的位置变成了在餐厅门口带位。就是把顾客带到他们应该去的位置,尽量让两人位不要去做哪些大桌,但这次我真的遇到了困难,因为我很难说服别人,而哪些老员工都可以,我一开始也认为是我不够熟练的问题,后面我才发现这些也都是有技巧的,并没有那么容易。从哪之后我才放下了自己哪一颗高傲的心认真的学习了起来。
二、能力上
在这一年里我一直努力的工作,不单单是为了工资也是为了给餐厅负责,毕竟我拿了这份钱肯定就要出这份里。虽然这一年里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也都一一的克服了,坚持到了现在。当然我这一路上也并不只是我一个人,也需要感谢在我无助时帮助我的同事,和餐厅的领导。这让我在这一年里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能力也是一直飞速的上升,这让我很感谢当初的自己没有因为是服务员而放弃了这项工作,也很感谢餐厅能够给我这么一个成长的平台。
这一年在我的不断努力中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在未来的一年里面我会继续努力的工作。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更优秀,就算是服务员我也要做最好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