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篇1
一.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相关概念: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无理方程:根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无理方程又叫根式方程)
3.有理方程: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统称。
二.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的解法 :
1.去分母法:
用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②解这个整式方程;
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增根,必须舍去。
在上述步骤中,去分母是关键,验根只需代入最简公分母。
2.换元法: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一换:换元的目的就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要注意整体代换的思想;
二解:解这个分式方程,将得出来的解代入换的元中再求解;
三验:把求出来的解代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检验,若结果是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若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根。
解无理方程也大多利用换元法,换元的目的是将无理方程转化成有理方程。
三.增根问题:
1.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增根。
2.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3.增根的特点:增根是原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根,增根必定使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0。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就是转化,即把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常见考法
(1)考查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解和增根的机会比较少,通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起来命题,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
(2)分式方程的解法,是段考、中考考查的重点。
误区提醒
(1)去分母时漏乘整数项;
(2)去分母时弄错符号;
(3)换元出错;
(4)忘记验根。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篇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常见考法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误区提醒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5)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典型例题】
例析:1、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它的含氮量为20%,求该样品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该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 AB4 B. AB3 C. AB D. A2B
解析:
求化学式即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由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可推知:
4、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解析:
本题中氧元素质量相等是联系两种物质的中间量,而氧元素质量相等的内涵是氧原子个数相等,由此可找到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法计算,也可根据氧元素在各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列方程求解。
解法一: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4KClO3——12O——3KMnO4
4×122.5 3×158
49g x
490:474=49g:x x=47.4g
解法二: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5、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
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 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篇3
一、7个分解反应:
⑴ Cu2(OH)2CO2CuO+H2O+CO2↑; ⑵ 2H2O2H2↑+O2 ↑;
⑶ 2KMnOK2MnO4+MnO2+O2↑;
⑸ H2CO3 = H2O + CO2↑;
⑺ 2HgO 2Hg+O2↑
二、3类置换反应:
⑴金属与酸:Zn+H2SO4 = ZnSO4+H2↑;
Mg+H2SO4 = MgSO4+H2↑;
Fe+H2SO4 = FeSO4+H2↑; Zn+2HCl = ZnCl2+H2↑ Mg+2HCl = MgCl2+H2↑ Fe+2HCl = FeCl2+H2↑
2Al+6HCl = 2AlCl3+3H2↑ ⑷ 2KClO3 2KCl+3O2 ↑; △ ⑹ CaCO3 CaO + CO2↑; 2Al+3H2SO4 = Al2(SO4)3+3H2↑;
⑵铁与硫酸铜:Fe+CuSO4 = FeSO4+Cu
⑶氢气做还原剂:H2 + CuOCu + H2O;
三、3种氧化还原反应:
3H2+Fe2O3 2Fe+3H2O
⑴氢气做还原剂: H2 + CuOCu + H2O;
⑵碳做还原剂: C+2CuO 2Cu+CO2↑;
⑶一氧化碳做还原剂:CO+CuOCu+CO2;
四、两种沉淀:
3H2+Fe2O32Fe+3H2O 3C+2Fe2O3 4Fe+3CO2↑ 3CO+Fe2O32Fe+3CO2
⑴ Ca(OH)2+CO2 = CaCO3↓+H2O ⑵ 2NaOH+CuSO4 = Cu(OH)2↓+Na2SO4
白色沉淀 蓝色沉淀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篇4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篇5
三年的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忙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盼望我能做得更好。
本人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刻苦努力,做到课前预习,课上仔细听讲,课后复习。学习是一件追求完善的事情,因此我准时弥补不懂不会的漏洞,在学习上做一个“完人”,不会让问题周而复始的叠加,从而造成人生的败笔和圆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寻求新的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我深知学习的根底是要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学问、有文化、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少年,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敬重师长,团结同学,关怀集体。
同时我作为班长,是班中的分散点,所以更加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有序的组织同学参加其中,替教师分担班中的事务,做教师的得力助手。
青春光阴匆忙,我已由刚升入初中的懵懂的男孩儿成长为了一名全面进展的”优秀的共青团员。我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同时也会带走一切,所以我会更加珍惜今日的光阴。
初中生活在转瞬间飞纵即逝,不久后我们就要迎来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里程碑——中考。而中考过后等着我们的是更为宽阔的学问海洋,所以中考并不意味着完毕,而是新旅程的开头。三年的初中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