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书信作文列表页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03-20 13:05:12书信作文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每一种都应该被倾听与探索;孩子有一百种游戏,每一种都应该被尊重与看到;孩子有一百个想法,每一个都应该被了解与鼓励。

关于学前教育宣传月

20__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亦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__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引导幼儿园深入聚焦保教实践的薄弱环节,将科学观察了解幼儿作为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

《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

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

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

如何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

01、教师:走进孩子内心,从倾听开始!

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

让孩子成为主角

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

而我们,就在这里

静静地守护,静待花开。

1、你是小话痨,我是好听众

当孩子主动分享一些事情时,教师的回应态度很重要,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和倾听,孩子就会被激发出更强的倾诉意愿,并且会受到鼓励、积极表现,获取更多信息。所以,孩子爱说话,说明他跟你相处是放松且愉快的,并且也对你充满了信任。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好好珍惜那个有点“小话痨”的孩子,成为他们的一名好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

2、你多元表达,我倾听支持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创设符号,把自己活动中所见、所乐、所想、所悟等感受,用动作、语言、符号、图案等,代替内心的话,进行多元表达,即游戏表征。游戏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我们学会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

02、家长:相伴孩子成长,从倾听开始。

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

01、我们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看到孩子浑身是土,脸上还挂着彩的样子,家长就能猜出孩子是打架了。有些父母可能会先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

在家长眼中已经给孩子定位好了,已经认定好了原因所以很少会去听孩子的解释。这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态度会令孩子失去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欲望,将委屈藏在心里。孩子遇到事情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安慰。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

在家长眼中已经给孩子定位好了,已经认定好了原因所以很少会去听孩子的解释。这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态度会令孩子失去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欲望,将委屈藏在心里。孩子遇到事情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安慰。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02、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

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的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

03、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再忙也不至于连跟孩子说会话的时间都没有吧!

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04、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

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的很敷衍、心不在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心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

所以当孩子主动跟我们说话成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

20_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我们在行动!

用心教育

努力成就

让我们共同携手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

“学前教育宣传月”什么时间开始?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为孩子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得更好。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阶段也是幼儿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意义重大,不容小觑。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学习方式,小学教育则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两种教育方式的差异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表现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压力大,容易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度到小学生活就显得非常重要。

幼小衔接怎么做?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由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三部分组成。发展目标部分明确了与幼儿入学准备关系最密切的关键方面;具体表现部分提出了对幼儿实现入学准备的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明确了发展目标的价值,列举了有效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

身心准备,希望幼儿做到向往入学,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做到情绪良好,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做到喜欢运动和动作协调,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发展大肌肉运动。

生活准备,希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调整一日作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生活自理,做好个人生活管理,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学会安全防护,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求救的方法;做到参与劳动,承担适当的劳动任务,参与力所能力的家务劳动,尊重身边的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社会准备,希望幼儿学会交往合作,拓展交往范围,丰富分工合作的经验,营造宽容接纳的师幼交往氛围;做到诚实守规,增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觉守规的能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强化任务意识;做到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准备,希望幼儿好奇好问,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支持幼儿持续的探究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支持幼儿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幼小街接家长工作,幼儿园一直在行动!

科学的幼小衔接必须通过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了让孩子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幼小街接家长工作,幼儿园一直在行动!在常规宣传教育活动中,老师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幼小衔接宣传教育,包括日常幼小衔接相关资讯推文转发,引导家长与幼儿园一起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近日,还利用幼儿离园时间向家长派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我要上小学了!》家长必读宣传手册,给家长提供更为专业且全面的指引,共同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为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我园坚持以小班为起点,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全程衔接,通过四大准备内容和科学渗透一日生活为基础进行全面、自然的衔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

“学前教育宣传月”是什么时间开始?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为孩子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

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

比如小班,我们鼓励小班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小储物柜衣物折叠好,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

比如中班,我们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

比如大班孩子尝试探索如何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

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园三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

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

(一)生活习惯培养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子,在活动、游戏或开放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看电视、喝水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二)行为习惯培养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例如:养成做事有计划、有准备的好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生活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

(三)学习习惯培养

1、良好的倾听习惯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的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重中之重。

2、正确的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

(四)良好的心理准备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

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虽然出不了门,但是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资料来解决疑惑。

3、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

宝贝们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学参观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样也可以参观到小学哦,请爸爸妈妈上网为宝贝们收集一些小学的照片,我们来一个“云参观”。参观结束后,更可以用画笔记录下你心目中的小学哦!

幼儿园的话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

“学前教育宣传月”是什么时间开始?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什么?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为孩子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得更好。

幼小衔接常见误区

每当幼儿升入大班,关于幼小衔接的各种疑问、各种操作就会扑面而来,让家长和老师们手忙脚乱、紧张不已。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家长们、老师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做好幼小衔接。但由于自身教育观念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家长以及老师在幼小衔接时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01、“幼小衔接是大班的事情”

幼小衔接,正式提上日程是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因此许多家长、老师会认为这是大班的事情,小中班幼儿的家长和老师也可能会忽略幼小衔接前期铺垫。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指他们知识经验的掌握,还包括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兴趣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这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与提高的实质。而这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这一年龄阶段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培养做准备,只有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才能够由量变引发质变。

因此,无论幼儿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要有幼小衔接的意识,将幼小衔接的内容内化在幼儿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循序渐进,才能让幼儿更加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不仅是大班的事情,而是整个幼儿园阶段的事情。

02、“幼小衔接就是要多学知识”

在幼小衔接阶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大部分家长的心中。因此这些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就会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幼小衔接班。

事实上,学习品质对儿童在学校能否取得成功尤其重要。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习品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学习态度方面聚焦于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与动力;在学习行为和习惯方面则关注儿童的注意力、专注力、目标性、合作性等;在学习方法层面重视儿童的观察、探究、分享与展示等。”这些学习品质的养成既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或重要领域,也直接影响着儿童未来的学习质量与效能。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教育规律,过度追求知识的增长而给幼儿提前灌输小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导致幼儿产生挫败感和厌学心理。

03、“幼小衔接是孩子的事”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大班家长、老师都意识到了孩子角色身份的变化,因此会在孩子的角色身份转变上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但是有些家长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即将从一个幼儿家长转变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家长。

而部分幼儿老师在与家长进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小衔接时,关注的也是孩子方面的准备,未能与幼儿家长在自身角色变化的准备工作上进行讲解和沟通,以至于家长未能重视起自身的角色变化,忽略了自己也要做出相应准备提前适应角色变化。

因此,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中,家长在为幼儿做好相关准备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出相应的准备提前适应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变化;如有一些家长忽视了自身的准备,教师也应与家长进行沟通讲解,帮助家长明晰自己角色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04、“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

现如今,仍有部分家长、老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这不仅是部分家长、老师的观念,也是当今中国幼小衔接的实然状态。

从幼儿园教师层面看来,幼儿园老师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幼小衔接工作,未能与小学建立双向衔接,共同承担起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

从家长层面看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对幼小衔接的内容与含义的认识还较为片面。一些家长在参与幼小衔接时,更为注重的是家长自己努力,忽视了参与幼儿园活动,这样就会使得家长无法及时获取幼小衔接活动的相关重要信息,造成家园、家校合作的脱节,也容易陷入幼小衔接的一些误区。

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幼小衔接中也应该积极与小学建立合作,三方共同构建幼小衔接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05、“‘零起点’等于‘零准备’”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中的关键期之一。有些家长在进行幼小衔接时,会陷入以上误区;此外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不需要任何准备。因为教育部提出了“零起点”教学。“零起点”真的就等于“零准备”了吗?

“零起点”是“零准备”吗?

“零起点”教学强调小学起始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的零起点,以及课程实施的“零”起点这两方面。但“零起点”并不等于“零准备”。

小学是系统化学校教育的起点,有着与幼儿园教育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与幼儿园相比,孩子的角色、学习任务、学习方式以及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大变化需要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有一个的平缓的过渡和充分的入学准备。

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的。坚持“零起点”教学,不是让我们不做任何准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一些幼小衔接的误区,如何更好地使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上实现双向衔接,如何正确地做好入学准备。

幼儿园的话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是教育部举行的面向公众宣传学前教育的活动。从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面向全社会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今年是全国第__个学前教育宣传月,让我们一起了解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走近“学前教育宣传月”

1、活动主题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2、活动时间

20__年5月20日——6月20日

3、宣传重点

多种途径展示、分享幼儿园的具体做法,深入推进幼小衔接方面的实践探索。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如何“顺利衔接”到“适应接受”

对孩子未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为孩子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家长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幼小衔接是什么?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幼小衔接不是大班临毕业时的一个阶段任务,是孩子进入小学所需的态度情感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园阶段。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精诚合作。

何时开始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不是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是从孩子进入幼儿园那一刻起,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的长期过程。

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

比如小班,我们鼓励小班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小储物柜衣物折叠好,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

中班,我们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

大班孩子尝试探索如何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

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园三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

幼小衔接“接”什么?

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孩子需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而家长也需要做好过渡期间的准备:调整好心态,调整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等等。

让幼小衔接不再是目的,而是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成为终身学习的驿站。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为了幼小衔接科学有效,家园共育形成合力,__区__幼儿园将在学前教育宣传月推出幼小衔接系列推文,敬请期待!

科学幼小衔接,是一个慢慢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科学推动幼小双向衔接,让教育回归本真。我们深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因我们的陪伴而快乐绽放。幼小衔接,我们一直在行动!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每年的5月20日—6月20日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一、你了解宣传月活动吗?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__]__号),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决定从20__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时间定为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

《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

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

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

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1、我们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看到孩子浑身是土,脸上还挂着彩的样子,家长就能猜出孩子是打架了。有些父母可能会先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

在家长眼中已经给孩子定位好了,已经认定好了原因所以很少会去听孩子的解释。这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态度会令孩子失去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欲望,将委屈藏在心里。孩子遇到事情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安慰。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2、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

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的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使其变得更加美好。

3、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再忙也不至于连跟孩子说会话的时间都没有吧!

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4、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

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的很敷衍、心不在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相信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

所以当孩子主动跟我们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三、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根据《xx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及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通知》的精神,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

“学前教育宣传月”是什么时间开始?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

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

图片比如小班,我们鼓励小班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小储物柜衣物折叠好,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

图片比如中班,我们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

图片比如大班孩子尝试探索如何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

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园三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

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

(一)生活习惯培养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子,在活动、游戏或开放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看电视、喝水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二)行为习惯培养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例如:养成做事有计划、有准备的好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生活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

(三)学习习惯培养

1、良好的倾听习惯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的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重中之重。

2、正确的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

(四)良好的心理准备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入学准备,应从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向学习品质培养。

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向知识品质的培养是当今整个世界教育的转向。因为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地增长,而获取知识的能力会更重要,学习的品质更重要。

学习品质真的能让孩子走得更远,所以,家长们是时候自己来评估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品质了,例如:他是不是充满好奇和探究?他有没有时间观念?按时作息、按时完成任务,有条不紊?(学习的效率都在这里面)他学习时的态度,他是不是认真和专注?

家长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在培养上述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

入学准备,包括家长的心理建设。家长们应做好的心理准备,很重要的一点是理性对待孩子间的差异性。包括幼儿期建立学习常规的差异性,以及孩子学习起点的差异性。

幼儿园的话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每年的这个时候,幼小衔接,都会成为父母们的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良好行为习惯与个性培养等素质能力的衔接。在这里,__幼儿园向全体家长朋友发起倡议:让我们家园合作、科学衔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吧!

幼、小差异

学习方式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玩中学,30分钟/活动;

小学——分科学习,有作业,45分钟/课;

规则意识

幼儿园——在成人的提醒下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小学——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幼小衔接衔接什么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

1、身心准备:向往小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2、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3、社会准备: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4、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过程看成择校、上培训班,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误区二: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需要我们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

幼小衔接,怎么准备?

一、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教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

1、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

2、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

3、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可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多动手勤思考。

二、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2、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幼儿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最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

3、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建议家长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

三、社会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

1、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

成人需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他们习得方法、学会社交。

日常家长可多带孩子出去玩或参与社区活动,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2、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

家长可制定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

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他们做出好行为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如发现孩子说谎,要耐心了解原因、正面引导。

3、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

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进步的动力会更大。

4、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孩子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集体。

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有机会也可通过共游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繁荣美好,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1、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3、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カ”。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

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说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教师、家长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衔接准备。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20__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也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__年。

关于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20__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亦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__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引导幼儿园深入聚焦保教实践的薄弱环节,将科学观察了解幼儿作为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

《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

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

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

如何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

教师:走进孩子内心,从倾听开始。

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

让孩子成为主角

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

而我们,就在这里

静静地守护,静待花开

01、你是小话痨,我是好听众

当孩子主动分享一些事情时,教师的回应态度很重要,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和倾听,孩子就会被激发出更强的倾诉意愿,并且会受到鼓励、积极表现,获取更多信息。所以,孩子爱说话,说明他跟你相处是放松且愉快的,并且也对你充满了信任。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好好珍惜那个有点“小话痨”的孩子,成为他们的一名好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

02、你多元表达,我倾听支持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创设符号,把自己活动中所见、所乐、所想、所悟等感受,用动作、语言、符号、图案等,代替内心的话,进行多元表达,即游戏表征。游戏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我们学会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

家长:相伴孩子成长,从倾听开始。

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

01、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02、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

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

03、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04、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

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敷衍、心不在焉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

所以当孩子主动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05、具体怎样做呢?

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

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

20_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我们在行动!

用心教育

努力成就

让我们共同携手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

学前教育宣传月关于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每年的5月20日—6月20日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我们将迎来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关于学前教育宣传月

20__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亦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__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引导幼儿园深入聚焦保教实践的薄弱环节,将科学观察了解幼儿作为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

《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

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

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

如何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

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

我们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听

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的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再忙也不至于连跟孩子说会话的时间都没有吧!

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

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的很敷衍、心不在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心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

所以当孩子主动跟我们说话成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

20_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我们在行动!

用心教育

努力成就

让我们共同携手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