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列表页

日行一善从身边做起演讲稿

2025-07-15 17:31:07各类稿件

日行一善从身边做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洒扫应对,这是古代的童子教育的内容,或者说相当于现在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朱熹说:“小学是教以事,大学是教以礼。”意思是说小孩子要教他洒水扫地和待人接物这些事情,长大了就教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道理。

  洒扫应对教育,即扫水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出自《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我们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伴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紧张而又快乐的校园生活。新的学期,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憧憬。这学期我们开展“扫洒应对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同学们年龄及素质的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各班开好一个班会,上一堂好课,参加一个十好教育晨会,并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也相应提出了要求。同学们都能积极努力做到。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为了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将“洒扫应对知礼节,规范行为育雅童”这项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在这里,我代表学校给同学们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弘扬一种文化:通过扫洒应对十好教育成为一名童雅少年。

  第二、树立一个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为“附小的小雅士”

  第三、培养一个习惯:将十个好的行为习惯变为自己努力做到的方向

  第四、创设一个环境:让优雅的校园,文雅的学生,儒雅的教师充满附小这个大家庭。老师们、同学们,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她蕴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和理想。创设一个优雅的校园不仅要环境雅,同学们更要注意言行雅,因为优秀的附小要在我们手中创造和实现。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最后,祝各位老师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日行一善从身边做起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日行一善。所谓善就是美好的思想,善良的行为,日行一善简单地说就是:每日做一件小事,是善良的举动。在学校里,我们要养成见到老师主动敬礼,见到同学亲切问候的习惯,如见到碎纸,水瓶等垃圾及时清理。在食堂吃饭有序排队,不抢夺不吵闹,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身为高年级的我要始终以大哥哥的身份帮助弱小,因为我是坐接送车的,每次上学或放学我总要清点人数,上车后照顾好低年级的同学是我必备的工作。在家里我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洗菜,扫地,有时下楼帮邻居扔垃圾。

  一滴水汇不成河流,但滴水可以聚成一片汪洋;一粒沙堆不成小山,但沙土可以堆成珠穆拉玛峰,做一件小的好事,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一个小的好事不愿做的人永远也做不成大的好事。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朝沿海边走着,看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来:“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你为什么还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利小而不做;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成而成大功。我们每天虽然只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但积累成多,我们就会做成一件大事,让我们大家为环境所奋斗,为善事所冲刺,创造美好家园。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的聆听。

日行一善从身边做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日行一善,并不是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去寻找机会做好事。而是让我们把善意存在心中,遇到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很多人都在抱怨做好事难,当好人难,扶起跌倒老人怕被讹诈,救起车祸现场的伤者怕被误认为是肇事者等等。其实,行善不在于难易,不在于大小,在于你是是否有一颗行善的心。行善,是为了帮助他人,是为了传递情谊,是为了展示友好,是为了书写大爱,决不是利益的交换,更不是欺骗的陷阱。只要内心向善,便无愧于天地。

  有一种品德叫乐善好施,有一种高尚叫助人为乐,有一种奉献叫日行一善。善是雨露与阳光,滋润着美德,使诚信、正直、礼孝不断滋长;善是忠言与良药,净化着恶习,使贪婪、油滑、奸邪逐渐消失。让我们心存善念,卸下伪装的面具,真诚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或许你的一个小小的善举,一句善意的提醒都可能改变他人的一生。当你沉浸在这帮助他人的喜悦中,你就会发现原来行善真的如此简单!

  同学们,愿我们每一天都能沉浸在点滴善行的喜悦中。请记住: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谢谢!

日行一善从身边做起演讲稿 篇4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何谓“善”。

  在早期的文案记载里,善的图案是一个咧着嘴笑的人形,显露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现在表达的高兴。《说文》中解释:善,吉也。就是吉祥的意思。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上善若水”,《礼记》中有“止于至善”的说法,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而其出发点,就是性善论,即人性向善。而佛家也讲究“行善积德”以求生活圆满。这样看来,“善”充满了美好的寓意,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佛学内涵。

  那么,什么是“以善为人”呢?

  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对此有所见解,他认为,以善为人,一是要讲究礼义,二是要讲究孝道,三是要讲仁爱。回到现在,就是与同学同事相处时要互相礼让;对待父母等长辈要尊重孝顺;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都持有一颗包容忍让的心。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以善为人”一个的典例。其更有黄香为父亲冬日温席、夏日驱蚊,闵子骞受继母不平等对待、却以德报之为其求情……可以说,“以善为人”传承在中华民族长久而璀璨的历史中。

  而谈到“与人为善”呢?

  就在去年11月13日,于巴黎当地时间深夜发生了恐怖袭击,在人心惶惶之中,法国一位记者拉普瓦在网上发出了“打开家门”的呼吁,号召市民公布自己的住址来为临时需要避难的人提供临时庇护。除巴黎市民响应外,一些寺庙也敞开大门承诺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免费服务。由此开启了他们的自救运动。这个事件中,就反映出了“与人为善”的含义之一:善意的帮助他人。这些,都是“与人为善”的表现,因此,与人为善不仅是个人的品质,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带动,传递“善”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可以作用到社会,营造和谐美好的氛围。正如,下雨天,学校里,用你伞下尚有的空间,捎带一位没有伞的同学;明天你忘带伞时,那位受你善意的同学也许会乐意与你一同分享伞下的空间。正所谓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但是,看似高深玄妙的“善”,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也许只是在食堂饭后收餐盘时,对辛苦工作的阿姨们道一声谢,展一番笑颜;也许只是在上公车时把纸币展开,方便点钱人员工作;也许只是准确投放或捡起桶边的垃圾,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也许只是参与评选校园感动人物,宣扬他们的事迹,感染更多的人为善;又或许只是在不久后的春节期间真心诚意的向每个人道声新年快乐,阖家欢乐……一桩桩,一件件,秉着“以善为人,与人为善”的理念,我们都是在为校园、为社会增添一股正能量,传播一份和谐与美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