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计划汇总 篇1
一、课题名称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对象
大班幼儿
三、指导思想
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心理健康和智力的发展。由于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画面之间前后都有联系,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图画故事的意义。
四、采取措施
(一)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创设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幼儿萌发安全感,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与幼儿进行图书的交换阅读、交流,共同猜测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情节等,这样进一步的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自由、宽松、平等的阅读氛围,另外教师在与幼儿共同的阅读过程中,还可利用非语言的交流,如微笑、抚摸、竖大拇指等。让幼儿体验到教师的关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2、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教师指导幼儿阅读的关键。
幼儿的阅读活动能顺利的开展,需借助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因此我们教师与家长在选择故事、诗歌内容时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多以色彩鲜艳的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图文并茂方式,来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我们大人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上学来的,书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来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1、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图书时教师可适当设置一些悬念,来抓住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因为好奇能充分调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猜测”和“遮挡”是教师可以运用的增加阅读悬念的好方法。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们不断地想知道下一页图书里有什么?他们在猜测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表达活跃,从而达到了阅读的最终目的。而适当的遮挡,则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其根据故事中的前、后联系,进行想象和推理,激发其不断阅读的兴趣。
2、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阅读资源,让幼儿学会阅读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我们教师应充分运用已有的现代汉语阅读资源,使幼儿在栩栩如生的场景中进行阅读。例如DCD的音、动、画阅读;实物投影的大图书阅读;PPT的课件播放等,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孩子们再阅读的兴趣。另外,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小细节,让幼儿能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只有通过这样有效的图书阅读,孩子们才会渐渐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之中。
3、借助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同时家长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校信通、幼儿园活动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早期阅读的理念与意义,让他们知道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身教重于言教。使家长真正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活动,让家长了解每天抽一些时间和幼儿一道看书、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幼儿有机会观察成人是怎样阅读书籍的,能给幼儿树立好榜样,逐渐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
4、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当幼儿在表达不完整时及时提醒幼儿“可以完整的说一遍吗?”在游戏时也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使幼儿逐渐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继而学会用简短的一段话进行表达。
5、承认幼儿的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五、具体安排
10—11月份
1、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情况,认真学习课题的有关资料
2、制定研究阶段计划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如:图书区,表演区
12—1月份:
1、开展教学活动,并做好记录。
2、针对个体差异,进行研讨。
3—4月份
做好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4—5月份:
1、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收集研究资料:随笔、观察记录、家长心得、活动案例及课题教研论文等
上述是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本人将严格按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培养,但在具体实施的阶段如发现不足随时进行调整,以便对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课题计划汇总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浮桥镇幼教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方向,在《新形势下农村幼儿园师幼同步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引领下,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师幼中进行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重在养成,促进内化,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二、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师幼共同参加了一些礼仪活动,并进行了相关礼仪知识的学习,了解到礼仪的重要性,但存在着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经过一系列的家园礼仪活动,部分家长已经关注到幼儿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但还有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欠缺。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着手从实践、家长工作两块入手,进一步对礼仪进行同步化的研究。
三、工作目标
1.初步探索适合每个年龄段的礼仪细则,拟定初稿,并落实到行动中。
2. 探索新形式下农村幼儿园如何进行师幼同步化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家庭, 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
四、内容与措施
1.初步探索适合每个年龄段的礼仪细则,拟定初稿,并落实到行动中。
措施:
(1)小班幼儿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规内容。
(2)中大班复习已经形成的入厕、洗手、喝水、小椅子、排队、穿脱衣服、穿脱鞋等常规礼仪习惯。
(3)中班幼儿进行交往礼仪的培养、大班进行学习礼仪的培养。
(4)分年龄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礼仪儿歌的学习。
(5)分年龄段将礼仪儿歌、谈话进行细化,落实到一日生活中,并由各班班主任进行归纳。
2. 探索新形式下农村幼儿园如何进行师幼同步化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措施:
(1)坚持每周一的幼儿升旗仪式;在培养中大班幼儿练习升旗仪式的同时,选择少部分小班幼儿观看并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2)礼仪工作的培养与训练
幼儿常规培养:●坚持早入园礼仪之星接待工作;●统计幼儿及家长主动问好的百分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问好礼仪的教育,并以此来带动家长。●各年龄段幼儿分别从生活、交往、学习三方面进行研究,注重细节。
教师礼仪常规培养:● 教师仪容仪表;坚持上班不化浓妆、不披发、不美甲、不穿高跟鞋等制度。● 教师礼仪知识培训与学习;继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培训教师礼仪知识,使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礼仪常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每月进行班级礼仪之星的评比工作,并给班级颁发“流动小红旗”。
3.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家庭, 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
措施:
(1)及时更换小、中、大班的家园联系礼仪栏内容
(2)家长参与幼儿园礼仪图标的设计,为家长创造探讨的平台。
(3)以发放宣传单的形式,保持家园联系。
(4)通过家长礼仪知识竞赛,做到家园礼仪同步化。
五、逐月工作
9月份
1.每周评选礼仪小天使参加晨间迎接活动。
2.学习并练习适合各年龄段的礼仪操。
3.亲子制作礼仪图标。
4.制作“礼仪小天使”绶带。
5.理论学习《幼儿园礼仪环境布置》
10月份
1.借 “健康节”活动,开展礼仪操评比。
2.各班排练好一个小节目,为走进社区做准备。
3.理论学习《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4.布置幼儿园礼仪墙面。
11月份
1.礼仪社团进社区表演。(大班幼儿负责发送节目单)
2.理论学习:《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2月份:
1. 亲子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2.上交一篇有质量的礼仪随笔或个案,园内进行评比。
3.布置幼儿园礼仪墙面。
4. 教师礼仪培训(视屏观摩)
1月份:
1.将班级礼仪活动经验总结及资料整理,制作成ppt,进行展示、讲解、评比。(如照片、案例等)
2.班主任上交有关礼仪课题的有质量的随笔、观察各一篇。
3.年级组资料整理、收集、打包,统一进行管理。
4.每人征集《各年龄段礼仪细则》8条。
幼儿园课题计划汇总 篇3
一、课题提出及意义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幼儿课外阅读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儿童“亲子阅读”存在一个关键期,即理论上说亲子阅读从出生就可以开始,循序渐进给孩子挑选适合的`图书进行亲自阅读。但是3—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接收大量知识,充分认识世界的时候,因此家长要重点抓住学前教育这个时期。
而如今各大幼儿园在“亲子阅读”方面仍然存在意识缺乏、环境缺乏适宜氛围、材料投放和时间分配不合理以及方法指导不到位等一些问题,所以怎样科学化、园本化“亲子阅读”是目前紧要的课题。
二、概念解释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本园的亲子阅读是指基于多元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营造良好的环境,运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幼儿和父母一起在家里或者在幼儿园一起阅读、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读书心得、收获成长的过程,使得幼儿爱上阅读、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幼儿园课题计划汇总 篇4
一、问题提出:
早期阅读是国内外幼教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纲要》中首次将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明确地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转变认识,提高早期阅读的有效性指导,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开展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
我园家长大部分做生意或打工,无暇顾及幼儿的学习,幼儿在家缺乏阅读的氛围,更谈不上阅读的习惯。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们拟定以早期阅读为主线,促进幼儿喜欢看书,喜欢讲述和朗读,喜欢与人交流,并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维度加以培养。
二、课题研究对象:中段
三、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7月
四、课题成果展示:
1、专题总结
2、相关论文
3、案例或反思
4、活动展示
五、研究目标:
1、较连贯、有序地讲述画面情节,适当创编画面中的角色对话。
2、尝试仿编诗句。
3、对汉字有一定的兴趣。
六、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总结法。
七、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1、根据幼儿园的实际,确定课题方向,制定课题计划。
2、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解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3、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早期阅读方面的摸底和调查,整理调查结果。
4、各班设立阅读区。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第一阶段
(1)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文章,如《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幼儿园早期阅读新动向》等。
(2)制定课题计划。
(3)进一步收集有关早期阅读的书籍、图片、VCD等资料。
(4)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如:张贴海报、分发宣传单、开家长会等等)
(5)创设与课题相关的阅读环境,各班设立阅读区。
2、第二阶段
(1)继续学习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理论文章,调整课题计划。
(2)各班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和活动反思。
(3)中班阅读课题观摩研讨:吕雪芳、郑碧霞、周美兰、周巧斐(11月份)
(4)小结中班课题研究成果,根据小结的情况纠正不足,突出重点继续研究。
(5)搜集过程性研究资料。
(6)邀请亿童早期阅读研究中心的老师来园讲座,并做示范课。
(7)请各位课题组成员举行公开课教学。(3-5月)
(8)根据分工的各组进行研究,搜集过程性研究资料,形成、修订和完善过程研究成果。
(三)总结推广阶段(20xx年7月)
(1)各班认真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形成文集。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照片、文章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